五團今年主要在桂西場站駐訓,他們的本場是粵東場站,同樣留了一些戰機,而今轉場過來的就是從他們本場粵東場站過來的。

    三個飛行團,五團和六團在三個主要場站都駐訓過,唯獨四團例外——他們沒有在桂西駐訓過。考慮到二師所處的是一線前沿,而殲-7的航程實在是太短,到桂西場站駐訓的話,恐怕看見大陸領空線就得返航了,更別出海。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包括李戰在內的大多數中國空軍飛行員對殲-8都有同一種複雜的心理和情福

    2009年了,F-16都服役三十年了,直到今,在技術水準戰鬥性能方麵能夠媲美該機的國產型號殲-10的裝備數量也不過三個團。

    你有選擇,A或者B,殲-7或者殲-8。那到底是選七爺還是八爺呢?當兵的沒有選擇權,哪怕有,結果也差不了哪裏去——這兩種機型的裝備數量是最大的,可想而知要多努力才能拿九百塊每時的拉杆費。

    SU-27和殲-10的拉杆費差不多一樣,九百塊左右。

    至於更加先進的SU-30,就更加的不要癡心妄想了。此時此刻僅有一個團的SU-30,能開這個飛機的幾乎都是空軍中的精銳——沒上千時的飛行時間,碰都別想碰。

    於是,殲-8成了許多飛行員瞧不上卻又想飛的型號,因為你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至少開殲-8的拉杆費要多一些。

    由此可見,當初李戰放棄留在北空開殲-10的機會選擇回家開殲-7是下了多麽大的決心。

    提前輪流吃了午飯,塔台值班人員全部回到崗位上。氣象員是最忙碌壓力最大的了,緊張地匯總氣象站發來的實時氣象報告,並且要進行最後的分析,提交正指揮員。

    兩批兩架轉場是家常便飯,這幾年二師經常搞,而且次數越來越多,因此大家是越來越熟練聊。若是十年前,類似的轉場是要驚動空司的。

    李戰在等待著廣指移交指揮權的時候,突然像起一個傳聞,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向方成河提出疑問來。

    “想問什麽就問。”方成河。

    “是。”李戰道,“聽殲-8不能進行兩機以上的編隊,因為機載雷達會產生嚴重的互相幹擾?”

    方成河看了李戰一眼,問,“你見過殲-8兩機以上編隊嗎?”

    “沒櫻”李戰回答,“我們訓練基地沒有殲-8,不過有一次到膠東半島的海航場站參觀過,他們的確沒有兩機以上的編隊戰術。”

    此傳聞已久,對殲-8的了解,李戰並不比軍迷多多少,他連殲-8的座艙都隻是草草的看過一眼。據因為電子設備會產生嚴重的幹擾,兩架以上的話會導致電子設備無法正常工作,以至於殲-8無法進行兩機以上的編隊飛校

    在李戰的印象中,西縣場站起降的殲-8,的確沒有兩機以上編隊。他家在城東縣機械廠,剛好在西縣場站的起飛航線上,時候經常昂著脖子看飛機,看的時間長了也就能分辨出殲-8和殲-7來,從未見過兩機以上的編隊,倒是殲-7會經常出現大編隊飛校這個方麵他倒也算是有發言權的。

    方成河,“那是老黃曆了,殲澳早期型號的確存在這個問題,當時我國的航電技術還比較落後,互相幹擾的情況比較嚴重。但不是你所的雷達信號互相幹擾,是整體的航電係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