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往年又是湖綢,又是豬、雞、鴨的,還有那香噴噴的豬油月餅,往年,劉三貴家都要送來一篩子,都是縣城有名的老字號買的,而今年,送來的不過是鎮上普通的月餅,更是掐著人頭來的,一人一個,而她家的下人可沒那麽好了,都沒分到一點點沫沫。

    想起這事兒,劉齊氏的心裏那個恨啊,為這事,她沒少嘮叨劉大富。

    可劉大富那人不惹毛了他,那是半天都打不出一個屁的人,更是不把這事兒放心上。

    劉齊氏說多了,他就會吼上一句,你該知足了,他可不是咱們親生的。

    劉大富還有一句話沒說,劉三貴是個會感恩的,那可是比他親生的三個兒子都還要好。

    “對了,你老爺去哪兒了?”劉齊氏想起中秋節的事,更是恨不得撓花了張桂花的臉,她覺得這事兒,肯定是張桂花在中間挑拔了。

    翠柳聽她問起劉大富,便知劉齊氏惦記上劉三貴家的東西:“老爺先前說是去村頭轉轉,這幾日天天下午,老爺說,荒地裏的那些紅薯又能長大許多。”

    劉齊氏聽後並不高興:“哼,他就隻會做死事,不會動腦子,他要是有三貴那腦子,咱家早就不是這樣的光景了。”

    她很後悔這些年沒有多喂些雞,那時候,還有劉三貴與張桂花兩個免費的勞力可以使喚,不然,哪裏輪得到劉三貴去賺這個錢。

    翠柳抱著她得不到劉三貴,也不能叫劉三貴發大財的心思,再次挑拔道:“再怎樣,三爺依然是夫人的養子,都說生恩不及養恩大,三爺哪敢不孝順您跟老爺,不然,還不得給鄰居們的唾沫星子給釘死。”

    劉齊氏聞言笑開懷,說道:“我兒就是生著一張巧嘴,你說得沒錯,不看僧麵看佛麵,好在你們老爺這麽些年對他還是不錯的。”

    翠柳答道:“那也是因為夫人心善,睜隻眼閉隻眼罷了。”

    劉齊氏聞言拂撐樂道:“你呀,當真是我的好兒,這話說的十分有理,我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劉齊氏笑得十分開心,虧得翠柳跟她一條心,這話提醒了她即便劉三貴不是她親生的,但也是她一手奶大的。

    可惜她忘了,劉三貴到她身邊時,已經有十歲了。

    兩人正在屋裏說說笑笑,在東廂房轉了一圈,沒看到翠柳的劉仁貴來到了正房。

    “娘,聽說你身子不舒服?”

    劉齊氏被翠柳哄得心情不錯,見到自家二兒子回來了,問道:“你又去哪兒吃酒去了?屋後的那些豬,你到是多費費心思。”

    劉仁貴嘻皮笑臉地挨了過來,坐到劉齊氏的身邊,伸手給她捏著肩膀:“娘,兒子還不是為了多賺些錢,好孝敬娘您啊。”

    劉齊氏心情越發好了,又把剛才與翠柳說的話告訴了他:“你四弟忙著念書,將來他若考中了,入了仕也能幫著智財一把,咱智財,我瞧著比旺貴還會念書呢,你也收收心把這些豬照看好,今年咱們這幾個縣都遭了災,我估摸著,今年能賣個好價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