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呢李妍年是不準備再種了。他們家這三畝地看著不小,但是黑豆基本上每天都在鎮上飯鋪裏幹活,毛豆又要去鎮上上學,隻有李妍年一個人留在家裏,趙旭雖說不是怎麽嬌生慣養長大的,好歹也是個宗室人家出生,沒有莊稼人的那一身力氣,帶著人天天往地裏去簡直可以說是精神和體力兩方麵的虐待。而且老是等著別人來幫忙也實在是太不像樣子,李妍年最初決定種地也是出自給村裏人一個親身示範的目的。所謂耳聽為虛,眼見才為實,再費力的勸說,都比不過地裏實打實的產出。

    現在既然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李妍年也就不再那麽糾結於種地了。這三畝地她讓黑豆回去和李老頭商量過,就當做是租給他們的,一年隻需要給五千斤番薯做租子就夠,遇著大災年,租金再減半。至於種什麽,給誰種,全由李老頭自己決定。但是這個協議僅限於和李老頭本人簽訂,說句不好聽的,一旦李老頭哪天去世了,這地就由李家兄妹自動收回。

    李妍年這一舉動自然是為著防李家大房和三房。契書是當著村裏族老還有裏正的麵簽下的,李青山和李軍山都耍不了賴。村裏有眼睛會看,有腦子會想的都能給李家兄妹做個見證,這是李洪山家的幾個小的給長輩盡孝心呢,要是做人大伯和三叔的到時候昧了良心敢吞人孩子的這三畝地,光村裏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了他們。

    李妍年缺這三畝地嗎?答案是不缺的。所以她才會為著減少麻煩,肯以這樣的低價租給李老頭耕種。隻是要讓她把地白白送給李家大房和三房,對不起,她還沒聖母到那個地步,沒事朝狗扔肉包子。

    李大娘兩口子雖然是在山地裏開荒種的番薯,但最後收獲的斤兩也不少,零零碎碎拚湊出的小半畝野地竟然也收了兩三千斤,可把李大娘和李大叔兩個人給高興壞了。李大娘心裏那叫一個後悔,早知道就該聽李妍年的,家裏幾畝地早早全種了番薯,這會兒也跟李家一樣,能叫收上來的番薯給堆滿了。

    也是幸虧有了這一波收上來的番薯,讓李家村和張家村村民看到了以後的希望。

    兩個村的莊稼人都被今年幹旱到離奇的老天爺傷透了心,夏糧是勉強交上了,自家糧倉裏是一粒米沒剩,天幹成這樣,滴雨不下,眼看著下一茬的糧也要成泡影,這一家老小卻是照樣張著嘴,每天都需要吃飯。再這樣下去,人不愁死,也要餓死。

    可現在不同了。有了這畝產動輒千斤的番薯,莊稼人還用愁什麽?除去跟李家張家換糧的番薯,一家老小就著番薯都能吃到來年開春時候。

    而且聽李家村消息靈通的人說,到明年開春,獵戶李家還會有新的種子,叫什麽苞穀的,也是高產好伺候的東西。一畝地隻需要一鬥左右的種兒,四五千株能有一兩千斤的產量。得的苞穀棒子曬幹了磨成粉,還能做成各種薄餅窩窩頭,扛餓耐饑。雖說產量比不過番薯,耐不住人收的價格高。聽李家村的人說,種得好的,三鬥苞穀粒就能換兩鬥白大米,不比種番薯來得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