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冉,一眨眼便過了一年。

    在這一年裏,喜清歡把手頭上所有的能賺錢的行業都發展了起來,珠蚌養殖取得了極大的收獲,得的珍珠也被耿師傅做成了首飾供到了銀樓裏,加上其他鋪子的收入,銀子滾滾而來,卻又嘩啦啦的流了出去,變成了前方將士的糧草,朝廷當然也有拔下銀子,隻是,那些銀子還不足喜清歡花用掉的一半,對此,喜清歡就算不滿,也不好說什麽,畢竟,她為的是她的家人。

    而這一年裏,大夏也經曆了改朝換代,皇帝退位,太子繼任,改年號為永仁。

    新皇登位,內憂剛平,百廢待興,朝中風起湧雲。

    永仁元年五月,車雲國大敗而退,其國主派使臣送其幼女入京求和,重簽下百年和平之約,六月,西北邊陲平定戰事,邊陲小國退之千裏,大夏國外患終於消彌。

    消息傳來,舉國歡慶。

    六月底,安王黨羽盡除,新皇才頒詔令,大赦天下。

    喜家軍奉詔班師回朝,據說,新皇親自出城相迎。

    論功行賞自然是毫無疑問的了,喜守業繼任護國將軍,喜世廉等人也各有封賞,隻是,喜清歡卻有些擔心,畢竟,爺爺已經的前車之鑒太慘痛了。

    忐忑中便到了八月初,喜清歡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喜守業等人求得新皇恩典,掛官回鄉。

    也就是說,隻要沒有戰事,他們就能留在家裏過安穩日子了。喜清歡險些歡呼著跳起來,她不容易克製著回到了家,一進門她便高喊道:“爺爺,奶奶,娘,爹要回來了!”

    “小四,你大哥呢?”

    “你三哥呢?”

    “三三呢?”

    “洛哥兒呢?”

    “年哥兒呢?”

    “二伯娘呢?”

    “……”

    接著,便是一連串的詢問轟了過來。

    “自然是都回來嘍。”喜清歡理所當然的說道。

    “太好了,可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到?”柳氏有些激動,他們終於要回來了。

    “他們走水路,要是不出意外,八月初八就能到了。”喜清歡很慶幸自己問的細,現在也能答得細。

    “還有八天……娘,我們要準備些什麽?”柳氏忽的有些手忙腳亂起來。

    “他們回來肯定要辦一場酒席答謝鄉親們這些日子的支持,所以呀,吃的要多準備,還有衣服,也得備齊了,出去這麽久,以前帶的衣服還不知道怎麽樣了呢,還有,還有……”方氏掰著手指頭開始數。

    柳氏聽得認真,時不時的添上幾句,楊氏和小楊氏也很虛心的討教著種種要準備的東西。

    八月初六,明明知道有車馬行的人在碼頭,柳氏卻還是堅持派了人去碼頭守著。

    八月初八這天,喜家上上下下打掃得幹幹淨淨,紅綢鋪地,得到了消息的南林鎮鄉親們也紛紛出動,把街道衝洗的幹幹淨淨,徐三少和錢二少甚至請好了舞獅隊候著,徐其知曉後,搶著付了銀子,惹得徐三少和錢二少兩人幹瞪眼,隻好又搶著去買了鞭竹等著,要不是喜清歡阻止,這三人肯定又要扛上,指不定要惹出什麽笑話來。

    喜家一家人穿戴一新,都聚到了碼頭,喜家的親朋好友們也都齊了,可是,等了大半天,眼看著都到中午飯點了,卻還是沒有喜守業等人的蹤影,柳氏等人又忍不住有些不安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