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村的風俗,一年裏家裏有喪事的,大年初二要辦祭祀,搭上靈堂,來往的都是來送祭的鄉鄰或親戚,所以,這一天,是不能隨意串門的,而有喪事的人家,過年貼的也是藍色的對聯,過了今天,才會撒去家裏家外的一切孝,隻留下那對藍對聯昭告諸人這家在過去的一年裏少了人。

    到了初三這一天,是女婿們給丈人家拜年的日子,一早,喜守業一家人和喜世廉一家人便起來準備,有了之前那個蠣灰蛋,今年送的生雞蛋有一半被送到蠣灰坑裏煨熟了。

    今天,喜清歡四姐妹也要跟著去柳莊拜年,喜世廉一家人倒是方便,就在一個村裏,而同時,今天也是喜翎歡一家回來的日子。

    江楚航住在喜延年原來那屋,絲毫沒有回去的意思,閑下來的時候,他甚至還跟著喜婉悅一起去給雞鴨魚喂食,喜慶靖雖然常與他唱對台戲,不過,倒是天天的陪著他。

    說起來,喜清歡還是第一次去外祖家,一大早的,就被喜冰歡拉了起來,去池塘裏撈了十六尾較大的鯽魚,用一個中個的陶罐裝了八分滿的彈塗魚,蠣肉幹也包了一些,再就是年前買回來的專門用於走親戚用的精白米,也裝了一鬥左右,再就是一籃子雞蛋,上麵放了二十個蠣灰蛋,另外還備了些棉布。

    柳家和楊家的禮是一樣的。

    楊家就在村裏,喜世廉一家四口很快就到了,喜守業一家人卻要走上兩刻鍾的山路。

    半路上,一家人遇到了那個柳來福,看到他們,他隻是淡淡的瞧了一眼,讓到了邊上,倒是喜守業笑著打了個招呼:“來福哥,這麽早啊。”

    柳來福卻隻是點點頭,並沒有應聲。

    “真是個怪人。”走出一段路,喜冰歡嘀咕了一句。

    “不可背後議論人。”柳氏責怪的訓了一句。

    喜清歡衝著喜冰歡偷笑,想到那天在海邊看到的盜版長筒網,她不由回頭看了一眼,那人已經走遠。

    與去鎮上的路相比,柳莊這點兒路對喜清歡來說已是小菜一碟,一路上一家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就到了,拐過一道山彎彎,便看到了密集的房屋,與小柳村差不多,大多都是茅草頂土坯房,不過,在右邊卻有一個木頭建造的頗為氣派的瓦房大院子,大院子後麵還有一個小些的院子,也是木製瓦房,不過這個院子便顯得簡單了許多,院牆隻用了簡單的竹籬笆,院子兩邊開了兩埂花圃,裏麵種著不少的花卉。

    “瞧,外婆在院子裏等呢。”喜冰歡指著那個小院子喊了一聲,喊罷轉頭看了喜清歡一眼,之前小四什麽都不記得了,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外公家的院子。

    就像她想的那樣,喜清歡自然是記不得的,她隻知道柳氏有三個哥哥,名字都是按著雪花的意思取的。

    “娘,這麽冷,怎麽在院子裏等呢?”到了跟前,柳氏如同一個未嫁的姑娘般依到了老婦人身邊,喜清歡借機打量起這個便宜外婆周氏來,周氏看著六十多歲,把自己收拾的極齊整,半白的頭發挽在腦後,還插了支銀簪子,身上穿著墨色對襟棉布衫,下穿深藍色儒裙,腰間係著寬寬的腰帶,腳上的墨色布鞋在裙下若隱若現,反倒是柳氏被比了下去,因為過年,今年家裏每人都做了新衣服,不過,柳氏穿的素淡,身上隻是青底粉碎花的衣衫和青色儒裙,頭上也沒有飾品,隻扯了塊與衣衫同色的布帕包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