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斬說:那些失蹤的少年,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哪兒去了?

    蘇眉說:不是綁架,不是報複,也不可能是拐賣,如果都遇害了,殺人動機是什麽?

    畫龍說:除了性動機之外,還有一種。

    梁教授說:食人,也是一種殺人動機。

    特案組決定徹底查清章田氏是否吃過人的情況,第二天一早,特案組來到章合村,村主任召集了一些老人,坐在村口的老柳樹下,為了避免老人們的排斥心理,梁教授假裝大學老師,聲稱要寫縣誌,以閑聊的方式詢問起當年的事情。

    1960年,章田氏27歲,生有兩個女兒,大妮六歲,小妮隻有一歲。

    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幾個老人證實,章田氏的小妮在那一年餓死了。

    梁教授問道:那時都有啥自然災害,旱還是澇?

    一個老人回憶說:沒有,那幾年風調雨順,我們這兒沒有什麽災。

    梁教授說:那怎麽還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老人們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講起那個並不遙遠的時代,村子裏餓死人的事情時有發生。那幾年,在河邊,田野裏,有很多提著籃子尋尋覓覓的身影。野菜吃光了,人們就開始吃草根和樹皮。據一些老人回憶,榆樹葉最好吃,香甜,可做成榆樹葉窩頭,榆樹皮可曬幹磨成麵,當年為剝榆樹皮而大打出手的人很多。槐花也很好吃,但花期短,不夠吃。楊樹很難吃,味苦,處理不好會毒死人。

    老人甲用手拍打著老柳樹說道:這棵樹,當時就被扒皮了,吃了。

    老人乙說:我還吃過土哩,那時候,我餓的躺在床上,肚子就剩下一張皮,眼睛都睜不開了,我的袖子口,都讓我咬爛了。我餓急了,拿著個大泥罐子裝了點觀音土,當炒麵吃。

    老人丙指著一種質地鬆酥的石頭說:我吃過石頭麵,把這石頭拍碎,磨成麵,攪點樹葉,在烙餅的鏊子上炕幹吃,這個不能吃多,吃多了解不下手。

    老人丁說:那年頭,餓得受不了啦,還有吃人的哩,我就親眼見過……

    老人自知失言,其他一些老人對這個話題也選擇沉默,紛紛離開。梁教授留下那位老人,老人叫章右民,花甲之年,1960年,還是個五歲的孩子,他支支吾吾,找了一些借口,聲稱自己當時年齡小記不得,不肯再講下去了。

    村主任曾聽老父親講過章田氏吃人的事,梁教授登門拜訪。

    村主任的老父親講訴了那個年代裏的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情。1960年,很多人餓的受不了,就吃人,餓死的屍體剛埋進地裏,就有人在夜間刨開墳頭,割下死人的肉。有的村民,孩子餓死了,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和鄰居交換,易子而食。章田氏和鄰居李老漢就是交換自己的孩子來吃,章田氏的小妮餓死了,李老漢的幼子也餓死了,他們商議了一下,決定讓對方幫忙掩埋,其實心知肚明,交換掩埋其實是送給對方吃掉。當時,大隊幹部召集社員開會,章田氏剛剛把李老漢的幼子在鍋裏煮熟,她掰斷一條小腿,揣在懷裏就去開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