瓔珞行拜禮,接過醴酒後跪著把酒撒了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後又持酒沾了沾唇,這才將酒置於喬丹華托著的托盤上。她再度向長公主行拜禮,長公主也答拜了。

    賓客們發現,瓔珞雖是進郡王府沒多久,可通身的從容氣度,風華優雅,舉止禮儀,竟然毫不遜色於長公主。

    這實在不得不令人驚歎,要知道長公主何等身份,那可是天之驕女,從小就受禮儀熏陶長大,渾身的氣度更是和出身相輔相成,優雅融進骨血的,然而瓔珞一個庶女,半道得了機緣成了郡王府的縣主,卻也能有此氣度風采,這便更加引人注目,令人驚歎了。

    不覺心道,難怪能得太後喜愛,能引得靖王世子奉若心尖肉。

    台上,瓔珞和長公主相互見禮後,長公主卻道:“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宜之於假,永受保之。”

    長公主言罷,看向了唐氏和祁陽王,卻是詢問兩位長輩,可要給瓔珞取了小字。

    大豐女兒家有及笄禮上,父母為其令取小字的,也有的並不取小字,隻等女兒出嫁後,有的會讓丈夫給取小字,是為夫妻之間的親昵稱呼,也有表示出嫁從夫之隱意。

    瓔珞沒了父母,祁陽王和唐氏原本也沒為瓔珞準備小字,此刻見長公主望了過來,祁陽王便瞧向了秦嚴,道:“不知太後可有賜嫣姐兒小字?”

    對祁陽王這一問,秦嚴明顯甚為滿意,清雋的麵上如被花影春風映過撫過,道:“不若便取皎皎二字何如?”

    祁陽王聞言哈哈一笑,睜眼說瞎話地,笑道:“太後為嫣姐兒取的小字,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雖是這樣說,可在場的人卻都知道這小字乃是秦嚴所取。

    而女子取小字多有從《詩經》中選字的,秦嚴這皎皎二字,分明出自《月出》一詩。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皎皎,取此小字,當知靖王世子一片傾慕之心了,來日我的夫君若待我有此十之一二,已是足矣。”

    今日來觀禮的也有不少姑娘家,這會子都坐在一起,聽聞秦嚴給瓔珞取的字,吏部尚書阮家三姑娘阮倩雲不覺喃喃出聲。

    她的哥哥和遲璟奕乃是好友,自然也見過遲璟奕。她是文官,書香門第的姑娘,原本便更欣賞書生氣質的清潤男子。

    原本知道瓔珞便是和遲璟奕退了親的蘇家姑娘,她還為瓔珞惋惜了幾分,覺得瓔珞這等如水一般,瞧著嬌豔豔的女子,配秦嚴那樣滿身煞氣的武將,實在可惜,如今卻不免感歎先前管中窺豹了。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