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卻磕頭不止,又道:“恩人不記得小婦人了,小婦人卻還認識恩人,三年前雲州饑荒,若非恩人施粥,又給小婦人一錠銀子謀生,小婦人母子也不可能活到現在,還到了京城投奔親戚,沒想到恩人也是京城人士啊……”

    石三公子聞言不覺擰眉,道:“你真認錯人了,我姐姐從來都沒去過雲州,咱們走吧。”

    說話間大家正要舉步,那婦人卻死攔著,還要糾纏,非說石二姑娘於她有救命之恩。

    這樣一個婦人,帶著個孩子上路原就奇怪,又如此撕纏的架勢,倒讓人懷疑起她的用意了。侯府和郡王府人多勢眾,若然強行驅趕,說不得便要連累府中名聲,料想這婦人也便是看著此才想賴些銀錢,石二姑娘便吩咐丫鬟拿了個荷包過去。

    “這位娘子,我們姑娘真不是你口中所說恩人,不過今日既然相遇一場也算源法,這是我們姑娘賞的,你拿著回頭給孩子買糖吃吧。”

    丫鬟將荷包遞過去,那婦人倒是麵露疑惑又看了石二姑娘一眼,順勢便接了荷包。拉著孩子退到了一邊兒去,眾人鬆了一口氣,左右也不在意那幾兩銀子,正準備上路,誰知那邊兒婦人又驚叫一聲,望去卻見方才還好端端的孩子突然倒在地上抽搐不已,瞧著臉色都變了。

    原本想著又是訛人的手段,不欲理會便好,卻見那孩子愈來愈嚴重,眼見著臉色紫漲,竟是要斷氣一般,這樣小的孩子,誰瞧見都不忍心不管。

    瓔珞忙吩咐藍玫往孩子口中塞了軟布,恰石家有個婆子略通醫理,這會子也反應了過來,忙忙也在石二姑娘的吩咐下過去幫忙,片刻那孩子平靜下來,那婦人才跪在地上抱著孩子痛哭著磕頭,隻道是自家孩子從小就有毛病,因治病折騰的家也敗落了,後來男人不堪重負勾搭上一個寡婦,就扔下她們娘倆,帶著家中銀錢跑了。

    她沒了法子,隻能帶著孩子四處坑蒙拐騙地弄些銀錢來給孩子看病,不想今日孩子又發了病,如今感謝瓔珞一行的救命之恩,要將方才那荷包歸還。

    石二姑娘同情的眼眶微紅,自然不會收回銀子,還又給了她些銀錢,吩咐兩個婆子送孩子去城裏醫館。那婦人又感激涕零的謝了又謝,這廂石二姑娘便讓下人去騰馬車,送婦人過去。

    石二姑娘行善事,瓔珞自然不會攔著,等這邊送走那一對母子離開,這一耽誤倒又是小半個時辰。

    一行人忙忙乘了馬車趕路,這一次卻沒再遇上什麽意外,等到了大國寺的山腳時辰卻也不早。

    上山的路多泥濘,果然不甚好走,早有轎子準備著,瓔珞倒是想自己爬上山去,可地麵濕滑髒汙,難免狼狽,等到了山上便要一番梳洗才好去求見慈安大師,便又要耽擱時間。再來大家都乘轎,她也不好太特立獨行。

    故此便和蕭承麟分別上了轎子,沿著青石山道往上走,行至半山,瓔珞正覺被搖搖晃晃的轎子搖的有些困頓,突然就聽一聲轟的巨響,若天際的悶雷一樣響起,她驚地猛然睜開眼睛,耳邊已是呼啦啦的滾石聲一片,外頭不知誰驚叫了一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