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聽了瓔珞的話卻笑著道:“蘇三老爺便是不答應,郡王也會想法子施加壓力給他,容不得他不答應!華哥兒是一定要回到郡王府的,蘇三老爺真不放手,便是告到金鑾殿,郡王府也必要認回華哥兒!當年嵐哥兒兩兄弟總歸是馬革裹屍,為朝廷沒了的,如今就剩下這麽一點子血脈,我便不信皇上會不為郡王府做主?!更何況,真鬧到那一步,蘇定文這名聲也好不了!”

    唐氏的話卻令瓔珞苦笑不已,她也相信到時候皇帝會為蕭家做主,可問題是這種魚死網破的法子也會傷到蘇景華。

    到時候全京城的人都會知道蘇景華是奸生子,更會說她蘇瓔珞的生母是水性楊花的蕩婦,蘇定文的名聲壞了,他們姐弟也好不到哪裏去。

    更何況,生恩不如養恩大,鬧成那樣,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蘇定文是蘇景華的養父,蘇景華便是回到了祁陽王府,這輩子也甭說和定安侯府掰扯清楚。

    定安侯府,蘇定文出個什麽事兒,尋上蘇景華,蘇景華若然不伸手相幫,世人不會說是蘇家苛待了蘇景華,隻會謾罵蘇景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不孝涼薄。

    瓔珞歎了一聲,道:“若是那樣的話,隻怕弟弟以後不好做人。我是想著,弟弟以前都在穗州生活,如今剛進京城沒多久,又從來沒參加過什麽宴席,說起來並沒幾個人見過他,若然能夠悄無聲息地和蘇家扯開關係,斷個幹淨,從蘇氏宗族中除名,將來他便可以幹幹淨淨的作為蕭家庶子回到祁陽王府,再也不必和定安侯府扯上關係,那便是最好不過的。”

    唐氏蹙眉,想了想卻長歎著道:“你說的自然是最好的情況,可蘇三老爺隻怕不會答應順順當當,悄無聲息的便讓你弟弟脫離蘇家,這事兒等祖母回去再和郡王商量一番,若然有了章程便派人給你帶個口信,可好?”

    瓔珞點頭道是,唐氏又拉著瓔珞說了一會子話,眼見已經到了用午膳的時候,太夫人那邊派了丫鬟來請,她才扶著唐氏出了屋。

    卻說遲府中,自遲璟奕在街頭被海雲天堵了,遲璟奕和海大姑娘已經定親的事兒便傳回遲家。

    彼時海雲天連遲璟奕和海大姑娘的婚書都拿了出來,這門親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無可更改。

    出了這種事兒,遲璟奕自然是去不了昌平侯府了,當時海雲天一走,便臉色蒼白地厲害,回到了遲府。

    因當時海雲天在遲府門前的那些話,再加上陪同遲璟奕前往昌平侯府的下人也有幾個,都知道了海大姑娘和遲璟奕定親一事,彼時在街頭人來人往,海雲天的話也有不少人聽到。

    故此遲璟奕連隱瞞的可能性都沒有,事情很快就傳到了老太爺的耳朵中去,老太爺的意思很明確。

    遲璟奕和海大姑娘婚書齊備,親事已成,和定安侯府卻是差了婚書,納征禮也出了意外,算不上過了,故此這兩門親事無論從利弊還是從律法規矩上說,都應該取海家而舍蘇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