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爛泥地上更是橫七豎八躺的都是人,也不知是死是活,不少都一動不動的,路上橫陳著的人瞧見馬車也麻木得不動一下,撞上的每一雙眼睛都枯敗頹然,茫然無助,叫人瞧了心一個勁兒的往下沉。

    瓔珞何曾見過這樣的情景,前世大地震時,瓔珞也曾帶著公司的人上災區捐贈物品,救助百姓,當時看到的雖也是滿目瘡痍,可卻不時就能見到救災的車隊人員,簡易的帳篷之類也有人組織著搭建起來。雖四處傾頹,卻還有生的希望,可眼前這些人,似乎已成了等死的活屍,叫瓔珞瞧著他們都覺生無可望。

    除了這些,城門口已拉起了柵欄,阻止難民大規模進城,難民聚集的地方也時而瞧見身著差服的人驅趕鞭打難民。

    瓔珞蹙著眉,心裏不舒服,索性便關上了車窗。片刻馬車便到了城外的臨時人市。瓔珞帶好帷帽跳下馬車,蘇景華買的三個人,十四五歲的王聰留著看守馬車,瓔珞帶著陸忠和馬六並蘇景華往裏走。

    陸忠三十來歲瞧著便像某府上的管事,而馬六年輕力壯,一身短打,一看就是護衛隨從,瓔珞雖是一身女裝,卻並非華貴的衣料,一瞧便是給大戶人家當丫鬟的。

    富戶丫鬟有些小姐身邊的,或是少爺的房裏人,出了門也愛帶著帷帽遮掩了模樣,又有一身華服的蘇景華在,一行幾人瞧著就是尋常商戶人出門買人,一點也不引人注目。

    這臨時的人市四處都是賣身的,有自賣自喊的,有賣兒賣女的,有頭發花白的老人哭著賣孫的,還有跪在屍身旁邊賤賣求口薄棺的。

    除了本地的人牙、富戶轉悠著在挑人,瓔珞還聽到不少操著外地口音的。更有穿戴風流老鴇打扮的婦人穿梭著專找那水靈的丫頭的。

    哭喊聲,拉扯聲一陣陣響起。

    人市臨著河道,靠河岸的地方擺著許多薄棺木,薄席子,好些人都是這邊賣了身,那邊直接就換上一口薄棺。瓔珞留意了下,方才一個管事模樣的人買下個十七八的小夥子,隻要了一百文錢,可那邊一張薄席子竟就要價八十錢,更不要說一口薄棺材三兩銀子了。

    到了這裏,年輕力壯的青年倒成了廉價的,反倒是那些骨瘦羸弱,模樣尚小的女孩能賣個好價,可這樣賣出去命運是可想而知啊。

    蘇景華看的唏噓不已,便拉著瓔珞的手,道:“姐姐,咱們多買些下人好不好?他們看著好可憐。”

    瓔珞見蘇景華滿眼的悲憫和請求,不由回握了他的手,尚未言語,一旁便插過來一對兄妹來,噗通兩聲便跪在了身前。

    那少年瞧著十四五的模樣,拉著十一二歲左右的妹子磕了個頭便笑著道:“少爺看看我們兄妹如何,我叫王大聲,我妹妹王小秋,我識得幾個字,跑的快,會算賬,能牽馬,我還會唱小曲,最能用樹葉吹小調,吹的聽了的就沒說不好聽的。我妹妹手巧,會做飯,能繡花,剪得窗花紙,小狗會叫,小鳥會唱,少爺買了我們兄妹。夏天小的給少爺打扇唱小調,出了門小的給少爺牽馬墜鐙,進了府小的給少爺磨墨理書,冬天年節了我妹子剪了紅窗花往窗戶上一貼又好看又喜慶,送給長輩還能表個孝心得個彩兒不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