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領域想要兩者兼取,天賦越高的人,障礙就越大,特瑞隻是比較明顯,吉斯和阪崎良、羅伯特,也出現了這個問題。

    但是這種技巧,和內景術不兼容。

    內景術本身既有類似的技巧,副作用是比較大的,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這反而是西方武道家的優勢——泰拳是個例外,他們的鋼筋鐵骨已經是公認的獨門技巧了,和同樣講究身體素質的剛拳區別很大。

    至於第二個優點,是這東西並不需要領域的支撐,也不需要對領域的了解,本質上它是一種誘發拳意釋放的技巧,隻不過東丈的拳意本身就是對身體的強化,然後把這路子趟了出來。

    如果換一個人的話,路子也會出來的,但未必是這個結果,說不定就承受不住,一命嗚呼了。

    胡來的危險是相當大的。

    因為這個特性,凱文將這個東西改吧改吧再次降低了一些要求——說實話,他一直覺得,西方武道家地意誌方麵的鍛煉特別少,但是他們意誌堅韌程度,往往在炎黃武道家之上,所以這種技巧和領域,對他們來說都是恰巧合適的。

    西方武道家著重於使用枯燥漫長的方式,來錘煉技巧,打熬氣力,但是在炎黃,即使是以此為標誌的剛拳,在修行過程中也是趣味性比較高的,不會使用太過枯燥的方式,而且磨練意誌,會使用專門的教程,這個也是各流派的秘傳。

    其實拳法什麽的,各門各派的東西都流傳得很廣了,很多普通民眾也是會的,和武道家的區別,也隻是專業不專業,有的甚至在拳法造詣上,並不比同門的武道家更差。

    但是因為天賦、際遇等等原因,他們不能成為武道家,原因就是他們得不到秘傳的拳意凝練方法,或者無法使用這種秘傳。

    所以在炎黃,大部分拳術和武道,是分開的,這和西方武道差別非常大,甚至是本質上的不同。

    這就導致了一個特別顯著的問題,炎黃的內景之術,從打基礎的時候,就開始打基礎了,流派秘傳之中,必然包括拳意凝聚方法,所以這種半步領域,用以啟蒙拳意外放的技巧,炎黃任何一個流派都有。

    而且炎黃的流派,正是根據這些拳意做出的分別,而不像西方流派,他們的差別,其實就是在技巧使用風格和秘技傳承上下功夫。

    也所以,西方武道家特別容易博采眾長,成為一個打上“我流”標簽的武道家,這其實就是形成了個人風格和習慣而已。

    再所以,炎黃武道家是不承認“我流”這種玩應兒的。

    對於炎黃武道家來說,你沒有足以流傳下去的秘技,就不能夠認為自己為流派做出了貢獻,如果沒有一整套從基礎到頂點的修行方法,那就不能稱自己分立出一個流派。

    僅僅是個人格鬥風格,和流派有個毛關係,就敢稱之為我“流”?

    隻有像唐福祿這樣的,哪怕是從其他流派裏脫出,也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東西,才能稱之為“流”,然後有弟子傳承,有道統遺下,才能稱之為“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