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麽多的格鬥家的遺體,大大小小的炎黃賣了多少人情出去……

    就這麽樣一個人,說是私生子,這個新聞引起的轟動不亞於聯邦總統遇刺。

    關鍵現在聯邦那幫人剛把集團分食完畢,克勞薩跳出來整了這麽一個活,是啥意思呢?

    他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要將施特羅海姆家族的影響力,伸出海外嗎?這個地下王朝終於不滿足於隻在歐洲作威作福啦?

    然而事情還有更加勁爆的轉折。

    明明不是一個領域的,珠寶界的加西亞家族,文藝圈兒的馬斯達斯家族,德州礦主聯盟,加州警察職業行會,聯邦射擊愛好者俱樂部,突然對聯邦處理伯恩斯坦的方式,表示出了憂慮和恐懼。

    要說這裏麵有關係的,就隻有德州礦主聯盟。

    他們是伯恩斯坦集團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伯恩斯坦集團發生動蕩,他們中間是吃了虧賠了些錢的,有意見鬧脾氣這很正常——不鬧就不像德州人了。

    射擊愛好者俱樂部,是這些組織裏影響力最大的,因為它是一家遍布整個聯邦,會員覆蓋聯邦至少三分之一人口,全員武器收藏家的這麽一個組織。

    單論起槍支數量,俱樂部裏能查到的槍支,要比聯邦所有軍、警、部隊,加起來都要多——幾乎所有正式入職的警察,和退役的軍人,都是這個俱樂部的中堅成員。

    名義上是個俱樂部,實際上是個對槍支管理的補充機構,成員們關係比較鬆散,也不太能達成什麽統一意見,畢竟人太雜了麽。

    可一旦俱樂部以官方名義表明態度了,那就意味著,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聯邦人民(有投票權的那種)對這件事是有共情的。

    麵對這麽多民眾,聯邦甚至要專門開幾場新聞會,派出至少是總統辦公室主任這樣級別的人,來專門作出解釋,應對輿論,然後還要動用國家級的公關團隊,對俱樂部會員公關,甚至有可能許下更改法律的諾言。

    至於其他的,像加西亞家族,影響力就很小,雖然他們號稱珠寶的一家,但是珠寶這玩應兒又不是必需品,再說對那些權勢人物來說,想要個好珠寶根本不用去找加西亞,有的是人就會去找別人了,所以他們看起來隻是湊數的。

    重量級都比不上加州警察們。

    馬斯達斯家族就更是這樣,他們說是輿論大亨,但是上頭大佬多著呢,隻是表麵光鮮,動真格的整個家族在聯邦眼裏都沒有肯·馬斯達斯一個人的威脅大。

    但是這些人天上一腳地上一腳,都不搭邊兒的,怎麽會就伯恩斯坦集團的問題突然發表這種不合時宜的言論呢?再說有這個心早幹嘛去了?

    吞了伯恩斯坦集團的那些人,說不上焦頭爛額憂心忡忡,但也是滿腦子的不爽利:對真正的利益影響其實不大,畢竟隻是言論,隻不過再多花點錢,多煩幾天心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