塹壕背後的阿薩族士兵,在班組教官的指揮下,不斷投出手雷,轟炸出現在視野內的任何紅色身影。

    與此同時,之前撤下去的第一線和第二線官兵也都重新裝好氣瓶和彈夾,紛紛回到陣地上,就在阿薩族戰友們身旁舉起“風之槍”,架在胸牆上,瞄準對麵冒著炮火艱難前進的敵軍射出複仇的子彈!

    經過前麵兩道防線的打擊,斐真軍付出了慘痛的傷亡,已經是強弩之末,本想豁出最後一口氣攻占山頂,沒曾想卻遭到空前猛烈的阻擊,槍林彈雨不斷傾瀉在頭上,徹底摧毀了他們的鬥誌。

    參與攻擊高地的三千斐真官兵,早已不複戰鬥開始時軍容齊整威風凜凜的形象,付出超過半數的傷亡之後終於崩潰,不顧軍官的威脅咒罵,丟下步槍扭頭朝山下逃竄。

    通往山頂的道路已經被屍體阻塞,鮮血如同溪水沿著山脊汩汩向下流淌。

    奧黛麗透過望遠鏡看到敵軍潰退,立刻下令反攻!

    上校女士手中還有一支預備隊尚未投入戰鬥,正是來自迦南王國的一千多名誌願軍。

    這些迦南老兵,可都是奧黛麗真正的“子弟兵”,之所以不遠萬裏、跨越重洋來新大陸參戰,固然是出於幫助殖民地人民擺脫宗主國壓迫、謀求獨立解放的高尚理想,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也更富有騎士精神的崇高使命——就是“守護迦南人民的公主殿下”!

    對這些迦南老兵而言,為公主殿下拋頭顱、灑熱血不存在“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自己配不配得上這份榮耀。

    奧黛麗一聲令下,迦南誌願兵立刻催馬躍出塹壕,以裝上刺刀的步槍充當騎槍,追著潰逃的斐真官兵,發起一輪凶猛的反衝鋒。

    戰馬鐵蹄震撼山丘,千騎宛如狂風席卷而至,攆著敵軍的屁股窮追猛打。

    大陸軍的步兵們也聽從上校女士的號令,暫停射擊,扛起步槍跳出戰壕,加入到追殺敵軍的行列當中。

    山腳下,班尼斯特·溫斯洛普身邊還有一個營的騎兵預備隊。

    本來他的部隊也是以騎兵突襲成名,然而就靠這一個營的騎兵顯然無法阻擋如同泥石流一般從山坡上奔騰湧來的大陸軍,隻得強忍著滿腔不甘下令全軍撤退。

    血腥的追殺持續到太陽落山,一直追到三十裏外,沿途又擊斃、俘獲數百名斐真官兵,奧黛麗才下令收兵,打掃戰場,過後押送戰俘渡河,從容撤回德林鎮。

    1627年9月15日,於德林河灣打響的這場戰役,從午後持續到夜幕降臨,終於塵埃落定。

    獨立戰爭爆發迄今已經兩年,在過往兩年中所向披靡的班尼斯特騎兵旅,就這樣一步步陷入迦南公主兼大陸軍騎兵上校奧黛麗·羅森塔爾·錫安精心設計的圈套,最終落得個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

    以往戰無不勝的“血腥王子”,第一次在新大陸的戰場上被迫吞下失敗的苦果。

    班尼斯特·溫斯洛普強打精神收羅潰敗下來的部隊,清點一下人數,出發時的三千人馬,如今隻剩不到八百,還大多掛了彩,精神萎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