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雲忙將眼一錯,喚了聲:“興子,別玩太晚,早點回來。”見章興應了之後,就拿著碗轉身跑回去了。

    寒食節過了就是清明節,每年清明的祭祖掃墓都是件大事,周氏一早準備妥當,等到清明這日,章家爺孫幾個就帶著周氏備妥之物,去往先祖墳墓前祭拜掃墓,而周氏和章雲,則是不能前去的,女人不參加掃墓,這是風俗。

    不過,女人這一日,也是可以出外踏青的,可這個季節,家裏、地裏都忙得很,媳婦、婆子們也沒啥空出遊,照舊如常操持家務、下地,周氏也不例外。

    等到章家爺孫從祖墳回來,又被裏正召去,一同上了青屯嶺,自古清明多栽樹,清明算得上是傳統意義上的植樹節,因此裏正就選在這一天,帶動全村老少爺們,一同上青屯嶺將油茶樹的苗,移植到開墾好的地裏去。

    清明節就在忙忙略略中度過,過了清明節,媳婦、婆子們又恢複去打麥場學編蒲草,幾處塘的肥也全都漚好,不過家家戶戶抽出的男丁,足足花了四五日時間,才將所有油茶樹苗全移植好。

    油茶樹苗移植好後,抽出來的人手就全回去地裏忙活開來,不過,也就十來日後,家家戶戶的人手又再度抽調出來,開始挖水蠟燭苗,進行栽種,還要一同下藕芽和播蓮子。

    屯田村算算也有百多戶人家,家家戶戶抽調出人手,也就有上百人,裏正就將這上百人全分掉,在五六個泥塘裏,一同進行栽種。

    水蠟燭在所有池塘邊都有生長,青嶺河邊也有一些,因此大家就地取材,將事先已經選好、發好芽的藕節堆在泥塘邊,選好的蓮子用筐裝好,而塘裏被分配到的二十來人,也全分了工,一半在塘邊挖水蠟燭苗,一半站在塘中,接過挖出的水蠟燭苗,進行栽種,同時取發好芽的藕節,一同栽種下去,並在空處,將蓮子播下。

    人手雖多,可分塘栽種的話,也足足幹了三天,才將所有的泥塘全都栽種妥當。泥塘裏栽種好後,並沒就此完事,往後還得適時除草、追肥、管水,這些都得分工,水蠟燭生長快,兩三個月後就能采摘,采摘的活也得事先定好才行,因此栽種完後,裏正就召了大家過去,將除草、追肥、管水、采摘等活樣樣都劃分好,這樣才能有條不紊進行下去。

    男丁們幹得起勁,女人們學得起勁,一時間,整個屯田村裏的人都顯得忙碌,卻又幹勁十足。

    章雲卻沒有去學編蒲草,也不是她要偷懶,而是她有更重要的事得辦,那就是稻田養殖魚蝦的事。

    這些日屯田村上下都忙,日子過得尤其快,一眨眼都已經三月底,穀雨已經過去,眼見就快到立夏,每年立夏一過,水稻秧就得插進水田裏去了,到那時候,魚蝦苗就也得下進田裏去。

    這段日子地裏忙、塘裏忙,家裏忙,又加上過節,章雲也是忙得團團轉,都沒時間去尋洪成,商量稻田養殖魚蝦的事,隻在前些日子,洪成跟著林大夫到村裏出診時,碰到過一次,有問過他育稻秧的事,知道在清明過後,他已經將水稻種子翻曬、浸種好了,並播進育秧田裏,如今隻怕已經出苗,就等立夏過後插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