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過去後,一年的年關也就正式過去了,農家人都收起了冬日的悠閑,籌劃起這一年地裏的耕種,一年之計在於春,莊稼人的忙碌生活就從春耕日開始啟動。

    這裏的習俗是把春耕日定在元宵過後的第三天,而不像章雲所知曉的那樣,春耕日定在立春日,春耕日對農家人來說,是一年中很重要的日子,代表一年的耕種之始,因此家家戶戶過完元宵節,就緊鑼密鼓地準備春耕日了。

    在春耕日之前,周氏就遣了章程趕去下槐村一趟,去外婆家知會一聲,告訴他們,家裏的豬欄已經搭建好了,要是小豬娃抓來的話,不用在外婆家養一段時日了,直接送到家裏就行。

    正月十八日,春耕日的一大早,章家人就全起身了,章雲剛從炕上爬起來,就聽到外邊有隱隱的敲打聲傳來,她當即加快手腳,棉衣褲穿妥當後,就推門出屋去。

    到院子裏時,見家裏人都已經起來,章雲站在院子裏,敲打聲就更響亮了,能聽出來,是從不遠處傳來的,瞧瞧天色,一片青灰混沌,還未完全亮,沒想到有人家爬得這麽早,已經開始敲鍋打蓋送懶了。

    敲打送懶是這裏農村的習俗,是代表著將過年的懶散送走,迎接春耕開田日的到來,因此家家戶戶一早起來,就會敲鍋打蓋地熱鬧一番,章家人也不例外,聽到村子裏陸續傳來的敲打聲,周氏匆匆從屋裏出來,跑進廚房,也一手拿擀麵杖,一手拿鍋蓋,跑到院裏賣力敲打起來。

    章雲、章程、章興隨後跑進了廚房,拿起任何能敲的東西,跟著一道敲打,他們幾個小的,邊敲打邊嘻嘻哈哈鬧著,這春耕日的一大早,就覺得很是開心。

    敲打送懶隻是種形式,並不需要敲多久,敲打了一會後,周氏就笑著喚道:“好了,好了,你們哪裏是送懶,根本就是鬧著玩,別把東西給敲壞,快放回去吧。”這一喊,院裏的兄妹三人收了嬉鬧,將手裏的東西全歸置了回去。章雲留在廚房幫周氏,章程、章興出去了,幫爺爺和爹他們,去整理農具。

    春耕日一早,家家戶戶都是要吃陽春粑的,這也是多年傳下來的習俗,昨兒周氏就已經將糯米浸上了,這會放下鍋蓋、擀麵杖後,就捧了浸糯米的木盆,走去石磨旁,準備磨成濕粉,章雲見了,就想跟過去幫忙。

    “雲兒,這邊我來就好了,你還是快點火燒灶,火旺了,就把醃雪裏蕻放鍋裏炒,還有你大茂叔過年送來的臘肉條,我已經切了些出來,你跟雪裏蕻一起炒。”周氏見章雲要往石磨邊來幫忙,忙擺了擺手,讓她不用過去,開口吩咐了她做其他事。

    章雲應了聲,就撥開灶門上的木板,拿枝條撥灶裏捂著木炭的灰,不一會就撥燃點點星火,灶裏的溫度升了上來,章雲忙取了一些幹茅草塞進去,茅草一點即燃,火苗和濃煙竄了出來,撿了木柴往裏丟進去,火很快燒旺。

    火燒旺後,章雲就從水桶裏舀水洗幹淨滿手的灰,將油倒入鍋中燒熱,去碗櫃裏取了裝雪裏蕻的罐子,伸手從罐裏抓出雪裏蕻,擠幹水,用碗裝了,抓出半大碗後,把罐子放了回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