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碼頭工人到集團副總裁;從小的技術改革到改變生產方式的偉大技術革命;從一人單幹到組建創新團隊;從隻有初中文憑到成為國家級專家。包起帆立足於一線,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職場感言】

    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困難,這時我們是視其為障礙而繞路前行,還是視其為機遇和成長的助力而勇於挑戰?麵對困難我們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難題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也是幫助我們成長的基石。當難題擺在我們麵前時,弱者會選擇逃避,強者則會迎難而上。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在年輕時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所有他所需要的單詞都能在這本字典裏查到,而他的目標就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單詞。但是卡耐基卻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impossible(不可能)這個詞,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他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卡耐基以後把他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成長得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當然,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形式上的剪掉字典裏的“不可能”,而是要“剪掉”你心中的“不可能”。我們在談話中不再提它,在想法中把它排除,在態度中把它消滅。做任何事情,不論遇到什麽情況,我們都不再考慮可能與否,而隻考慮如何去做。不再為“不可能”尋找任何理由,不再為失敗尋找借口。我們把“不可能”的觀念永遠地拋開,做任何事情永遠在“可能”的前提下來操作。當你這樣去做去麵對自己的工作時,你會發現所謂的困難不過是自我精神上的束縛;隻要從觀念中擺脫了這種束縛,你就會發現其實方法總比困難多。隻要你敢於向困難發起挑戰,敢於執行去代替心理上的畏懼,那麽任何工作都能順利完成,而自己也會通過一個又一個磨煉得到不斷的成長。

    【勞動者語錄】

    我是從裝卸工開始發憤努力的,當時隻想做一個有出息的工人。現在,我有了很多‘頭銜’。如果說我成功了,我其實隻是做了一個有出息的工人。

    ——包起帆

    毛臘生——認真細致成就不凡

    【事跡回放】

    毛臘生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風華機械廠的特級技師,1977年進廠工作。33年來一直奮戰在生產第一線;33年來他用生命詮釋了“工人”二字的深刻內涵。

    毛臘生剛進工廠時,對造型工作一無所知。但他天生有種不服輸勁頭,勤學行業雜誌,認真寫讀書筆記,不斷堆砂子模具,不停向老師傅請教,毛臘生就是憑著這樣一股狠勁兒,在僅僅2年後順利出師,作為骨幹參與了當時難度極大的“差壓鑄造技術”研究,至今這項技術在國內仍處於先進水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