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計崗位模擬實驗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運用最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仿真模擬的實驗效果,是會計模擬實驗亟需解決的問題。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實際單位會計工作情況的音像資料的錄製、多功能投影播放設備的引進、高性能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各類財務軟件的應用與設計等等,在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手段方麵發揮著重大作用,為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目前會計崗位模擬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模擬資料“過於真實”或“過於虛假”,影響了會計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

    主要表現在:在選擇模擬資料時,過於強調“真實”,將某一企業某一時期的會計資料毫無遺漏地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時也沒有對這些實際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分析、加工整理。由於企業個體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業務夾雜在其中,讓學生無從下手。而有些實驗資料則與實際相差較遠,完全靠幾個教師憑空編造出一個虛假的企業和一些缺乏客觀依據的業務,其結果必然造成“模擬實驗就是會計作業的翻版”的現象,缺乏真實感,使學生失去興趣,影響了會計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達不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

    (二)過分強調會計核算,忽視會計監督

    目前的會計模擬實驗基本都是要求學生完成“憑證―賬簿―報表”的循環,即根據原始憑證編製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最後根據賬簿記錄編製會計報表。學生拿到實習資料後,接著就按要求編製記賬憑證,缺少了“審核、監督”這一重要環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非在學生,而是由於我們在準備資料時就沒有準備這一方麵的審核工作。顯然,這樣的會計是不合格的會計。

    (三)偏重手工模擬,忽略計算機模擬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已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知識和計算機知識已成為會計人員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但在會計模擬實驗時,我們仍然停留在手工模擬階段,沒有進行相應的會計電算化模擬,學生畢業後,仍然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適應期,才能勝任一定會計工作。

    (四)實驗項目單一,難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目前會計學院采用產品製造型工業企業會計的實驗項目,且實驗項目基本上都是局限在會計核算上,其他行業會計的實驗項目、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等實驗項目還有待於開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