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踐教學未能形成體係,不利於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的提高

    從2001年專業開設以來,實驗教學內容隻是從屬於課程的理論教學,隻是進行了《農學概論》單門課程的課程實踐,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進行綜合性專業實踐。而且實踐教學缺乏整體布局和統籌安排,對由淺入深培養學生各種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的全麵設想與規劃考慮不足。在教學計劃中很少安排對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意識有明顯效果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沒有形成合理的、完整的實踐教學體係,致使有些實踐教學的內容互相割裂,缺乏緊密的有機聯係。

    (四)實踐教學時數難以保證

    我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由於實習條件較差、實習經費緊張等原因,不得不把本該分階段進行的課程實習內容一減再減,以便集中有限的經費保證最後階段的畢業實習。即使是這樣,畢業實習的時間也還是由於經費短缺而不得不一再縮短。同樣,為了節省開支,本該集中的實習改為分散實習或分散與集中實習相結合,本該由教師駐點指導的改為教師巡回指導,造成實踐教學時數大打折扣。

    (五)實踐教學效果難以達到

    隨著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企業(公司)的商業秘密日益增多,許多單位都把接受學生實習視為負擔,不讓學生接觸其核心部門和有關的管理事務,怕泄露商業秘密。結果,到農村金融部門實習的學生接觸不到信貸業務,到農業企業財務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看賬和作賬,到農村企業生產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了解企業全套生產流程和營銷策劃,到外貿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接觸客戶。顯然,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實習是難以達到實習效果的,綜合實踐技能難以提高。

    (六)實踐教學師資短缺

    實踐教學需要足夠的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但令人遺憾的是,我院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直接到學校,從沒有真正出過校門。由於生活圈子狹隘,環境相對封閉,不少教師對市場經濟缺乏真正的了解與認識,對色彩繽紛的社會缺乏應有的、全麵的、客觀的認識和把握,更談不上切身體會和實踐。專業教師大都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缺乏真正的專業實踐。另外,傳統的學校教育觀念使得很多學校沒有把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擺在重要的位置而給予應有的重視,對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實踐和體驗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對教師的考核和收入分配仍然以課時量為主要杠杆,加之諸多的行政性、事務性的要求,使得教師真正走出校門難以得到落實和實現,造成他們的觀念、教學方法與瞬息萬變的市場差距很大,更缺乏與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和變化相適應的專業技術和技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