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軍

    摘要:要更好地落實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方案,必須明確該課程新方案中所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體係設立的背景、科學內涵、功能定位,落實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新體係 科學內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各層次、各科類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我黨曆來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度重視以科學理論武裝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適應新形勢,2005年1月,中宣部、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5號文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方案。該課程新方案中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體係。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體係的科學內涵予以闡述,以便高校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好地落實。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體係的設立背景

    長期以來,各高等學校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不斷深入,這些工作在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的形勢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學生麵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衝擊;從國內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這既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麵影響: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等問題。

    麵對這些新的變化和新的情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在學科建設、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方麵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認真總結經驗,解決上述問題,中央下發了16號文件,中宣部、教育部印發了“5號文件”和“9號文件”,提出改進和加強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方案(簡稱為“05方案”)。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體係的科學內涵

    “05方案”將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整合為4門必修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兩門選修課(《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講授,幫助學生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通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講授,掌握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的曆史進程,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幫助學生係統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近代以來抵禦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曆史,從而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道路是曆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講授,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製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