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教學中現存的主要問題與原因分析

    目前,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同班級同一課程的教學缺乏規範性,主觀隨意性過大

    雖然對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一般都訂有教學大綱,但教學大綱是教材章、節、目的微縮,對實際教學過程的指導性不足,導致教學很不規範,各班級常常由於任課教師不一,教學的內容覆蓋不一,特別是在教學內容上隨意性太大,任課教師基本上想講什麽就講什麽,想怎麽講就怎麽講。導致同一課程知識點的涵蓋麵和深淺程度差異很大,教學水平和效果參差不齊。

    (二)教學方法單一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商業銀行經營學作為一門專業課,除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外,還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過去在該課程的教學中,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師都采用了單純的課堂講解教學法,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有人將這種教學方式概括為“老師念講稿,學生記筆記,期末圈重點,考前突擊背,考後就忘記”。這種教條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隻會死記硬背,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識點,學習中缺乏自主性,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既不利於教學相長,亦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單一,不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麵、真實、公正的考查

    課程考核既是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檢驗,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衡量。因此,考核方式和考評指標設置有較高的科學性要求。過去在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考核方麵,存在著考核方式單一,缺乏規範性的考核製度等問題。主要表現為用期末考卷作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評價尺度,不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投入狀態和平時學習成績的考評;教師考前任意給學生劃定考試範圍的現象比較普遍;容易出現“人情分”,考試結果難以客觀真實地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不利於培養良好的學風和教風。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影響了該課程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商業銀行經營學教學改革思路與主要措施

    (一)加強教材建設,形成科學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