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化交往方式的工具理性手段,不斷加速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經濟全球化的最深層的實質是文化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多元滲透和綜合創新,集中體現為中西、古今多元理念文化、製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相互整合與共同創新。文化的整合最終表現為思維方式的創新,特別是各種文化的傳統思維方式在思維目標、主體致思趨向、思維模式、思維方法的重心諸方麵的相互整合,這種整合,可以借助數字化的虛擬網絡語言實現跨越時空維度的創新。經過整合創新將會建構起一種共性愈來愈多的全球性思維。和而不同是建構全球性思維的基本原則。

    一、全球化與多元思維文化的共顯

    歌德曾經說,理論始終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則常青。世界範圍內意識形態時代的終結,使得人們對於文化的研究的視界較為冷靜地回到了日常生活領域,關注人們此時此地的實實在在的所思所想和所為。事實上,人們現實的生活方式,都是曆時性與共時性的統一的表現,都是承前啟後的。目前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就充分地表現著多元化的文化矛盾,因為從曆時性縱向回眸中,我們在繼承著曆史的傳統。過去的一百年,中國社會經過了由農耕社會向工商社會的過渡,進而由工商社會向信息社會的過渡,這樣一個“三級兩跳”的發展過程;現階段,從事實上看,這兩次跳躍中,第一次尚未徹底完成,第二次方興未艾,所以在社會生活的共時性上,必然表現為多元化的矛盾積澱,特別是在社會的文化生活領域,農耕文明的儒家文化,工商文明的功利主義文化,信息文明的網絡文化等等,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人們的行為文化中相互滲透,互相影響,產生著多元化的整合效應。從橫向的地域性看,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相互滲透,從製度文化的層麵上看,社會主義文化與資本主義文化的相互滲透,從意識形態層麵上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與現代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矛盾鬥爭,從社會生活的全方位視界看,多元性的理念文化、製度文化、行為文化在進行著錯綜複雜的相互滲透,共同產生其整合效應。這個時代,是一個整合創新的時代。文化需要創新,理論需要創新,製度需要創新,觀念更需要創新。多元文化的整合是實現創新的基礎和途徑。

    21世紀伊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資本、產品、服務的全球流動,把人們之間密切地聯結在一起。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網絡手段,使人們之間的聯係更加快捷方便,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全人類似乎都居住在同一個村莊。但是,由於曆史的原因,世界各國的政治體製和文化形態上仍然是各美其美。因此,當今世界,可以稱之為“四化”的時代,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劇,政治多極化的格局已經形成,文化多元化的現實不斷豐富,信息技術網絡化的手段迅速普及。

    多元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製度文化借助經濟的全球交往和網絡化的工具理性手段實現相互整合,必然使得世界文化的人類性的共性特點愈來愈多,而民族性的個性特點愈來愈少。世界各族人民在文化心理上必將能夠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的美好明天大有希望。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中,具有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特質,從而使其更具有實現整合的基礎。

    二、中國傳統思維何以應對多元文化

    儒家的“和而不同”,可以“和”一切文化之觀念;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的觀念,可以與資本主義的利益均沾的商業文化相整合。但是,盡管交融、滲透從而整合創新是大趨勢,並不意味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因此而失去了個性特點,事實上,人類的各種文化形態,特別是曆史悠久的幾大文化形態,如儒學文化、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等,由於各自發生、發展和存在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點不同,在相互整合中,不可能一夜之間泯滅其個性特點,特別是理念文化的曆史繼承性的特點非常強烈。因此即使在製度層麵和行為層麵人為地整合兩種文化,理念也不會使其完全整齊劃一。例如,社會政治法律製度的創設及其評價,在各種文化形態中,都有一個效益與公平原則,其根本就是對於最大多數人的最大關懷的主體性原則,哲學理念上把其表述為“愛”,世界各大文化形態幾乎都有這一共同理念,但各自理解的維度和側重點則各有個性,儒家講“仁愛”,是一種由近及遠的有秩序的愛,所謂“仁者愛人”,並不是說讓你不分親疏遠近和利害敵友地愛一切人,而首先應該愛你身邊離你血緣、利害關係最近的人。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及同胞和孩子都不愛,就根本談不上普愛眾生。因而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