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大昌縣屬夔州。

問子能來宿,今疑索故要①。匣琴虛夜夜,手板自朝朝②。金吼霜鍾徹③,花催蠟炬銷④。早鳧江檻底,雙影謾飄颻⑤。(上四訝明府失期,下則望其到閣也。言我曾問子,巳許來宿,今豈索我之故要而弗至耶?匣琴夜夜,欲待嚴至而彈。手板朝朝,明府別有迎謁矣。兩句見三度意。鍾起蠟殘,候客將曉。鳧舄飄飄,冀其早至。《杜臆》:嚴為明府,故末用王喬事。)

①《南齊·高逸傳》:褚伯玉居瀑布山三十餘年,隔絕人物,王僧達為吳郡,苦禮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而退。僧達答丘珍孫書曰:“褚先生從白雲遊矣,近故要其來此,冀慰日夜。”《韻會》:故與固,古字通用。

②《晉·輿服誌》:八座執笏,其餘卿士但執手板。《海錄》:今名刺也。“顧注”王子猷為桓溫參軍,以手板拄頰。《晉書》:王坦之倒執手板流汗。宋野史:歐陽公與僚屬宴遊,錢思公以寇萊公事諷之,永叔取手板起立。然則守令對上官必以手板,嚴必羈身縣令,故有此語。蔡琰《胡笳》:“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梁元帝詩:“塵鏡朝朝掩,寒衾夜夜空。”

③《山海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宋之問詩:“禁靜鍾初徹”。

④梁元帝詩:“蠟燭凝花影。”簡文帝《燭》詩:”綠炬懷翠,朱蠟含丹。”

⑤沈佺期詩:“雙影未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