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袁紹書:“奉詔之日。”《魏誌》:魏文帝欲徙冀州民十萬戶實河南,辛毗引帝裾而諫。

    ⑤古詩:“廁跡鴛鷺行。”潘嶽賦:“高閣連雲。”

    ⑥《三輔故事》:天祿閣、石渠閣,並在未央宮大殿北,以藏秘書。

    ⑦司馬相如為文園令。

    ⑧嵇康為中散大夫,作《絕交書》。

    ⑨《楚語》:“先王之為台榭也。”

    ⑩《世說》:觸目皆琳瑯珠玉。

    (11)劉孺詩:“言贈賦新文”。《論語》:起予者商也。“朱注”《韻會》予本無餘音。《匡謬正俗》曰:《曲禮》“予一人”,鄭康成注:餘、予,古今字。因鄭此說。近代學者遂皆讀予為餘。此詩亦用平聲,蓋從後人讀耳。

    清秋凋碧柳①,別浦落紅蕖②。消息多旗幟③,經過歎裏閭④。戰連唇齒國⑤,軍急羽毛書⑥。幕府籌頻問,山家藥正鋤⑦。(此秘書參幕府事。巫峽、楚宮,上記相見之地;柳凋、蕖落,此記相別之時。並興起亂離凋敝之象。

    “朱注”戰連、軍急,謂崔旰與楊柏及張獻誠相攻。“原注”“山劍元帥相公,初屈幕府參籌畫,相公朝謁,今赴後期也。”又雲:“秘書比臥青城山中。”

    ①梁簡文帝詩:“水照柳初碧,煙含桃半紅。”

    ②謝莊詩:“淩別浦兮值泉躍”。簡文詩:“紅蕖間青鎖,紫露濕丹楹。”

    ③《漢·高紀》:“益張旗幟於山上。”

    ④古詩:“思還故裏閭。”

    ⑤《左傳》:宮之奇曰:“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乎。”

    ⑥《魏武帝奏事》:“若有急,則插羽於檄,謂之羽檄。”

    ⑦陳子昂詩:“追宴入山家。”

    台星入朝謁①,使節有吹噓②。西蜀災長弭③,南翁憤始攄④。對敭抏士卒⑤,乾沒費倉儲⑥。勢藉兵須用⑦,功無禮忽諸⑧。禦鞍金騕褭⑨,宮硯玉蟾蜍⑩。拜舞銀鉤合(11),恩波錦帕舒(12)。(此秘書入朝後事。“朱注”台星、使節,皆謂杜鴻漸。秘書蓋因鴻漸表薦入朝,其奏對君前,當以師老財匱為言。蓋全蜀之勢,今方藉兵,不得不用,而諸將冒功無禮,如所謂抏士卒、費倉儲者,其可忽之而不問乎?是時崔旰雖歸朝,而楊子琳未釋甲,蜀中所在聚兵,軍儲耗蠹,故因秘書赴幕而及之。言外亦暗規鴻漸也。又雲:秘書將承恩賜馬,有錦帕之舒,且入直侍書,見銀鉤之落也。次公指杜相公,於上下語勢不接。“遠注”銀鉤,承宮硯。錦帕,承禦鞍。拜舞之後,落筆如銀鉤。洙雲:詔書也。)

    ①台星,注見十六卷。

    ②《周禮·地官》:掌邦國之使節。

    ③《周禮》:彌災兵。彌,即弭也。後漢寇榮疏:以寧風旱,以弭災兵。

    ④舊注:南翁,南楚老人,如《項羽傳》所稱南公,古人公翁二字通用也。蔡邕《瞽師賦》:“撫長笛以攄憤兮。”

    ⑤《書·畢命》:“對揚文武之光命。”《陸機集》:“對揚帝祉。”

    “朱注”《上林賦》:“抏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而無德厚之恩。”善日:“抏,損也,音玩。”吳曾《漫錄》:“抏,挫也,吾官切。”《平準書》:“百姓抏弊以巧法。”《索隱》曰:“《三蒼》:抏音五官切,抏者,耗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