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經綸風雲,注別見。

    ②《書》:“血流漂杵。”

    ③《東方朔傳》:“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頤。”

    ④《記》:“四瀆視諸侯。”四水獨流,江、淮、河、濟也。漢有樓船將軍。⑤鼓角,別見。

    ⑥《漢·匈奴傳》:晉文公攘戎狄,居西河、圁洛之間,號曰赤翟、白翟。

    注:圁洛,今上郡寧川地。“朱注”《史記索隱》:故西河郡有白部胡,唐鄜、延二州,即春秋白翟地。祿山反,京畿、鄜坊皆附之,故雲“連白翟”。

    ⑦《光武紀》:大破莽兵於昆陽城西,會大雷風,屋瓦皆飛。《前漢·梅福傳》:“登文屏之陛,涉赤墀之塗。”注:“以丹掩泥,塗殿上也。”

    ⑧梁宗廟登歌:“神宮肅肅,靈寢微微。”

    ⑨《唐書》:寶應元年建卯月,上不豫,召子儀入臥內曰:“河東之事,一以委卿。”所謂“切受遺”也。《公孫弘傳》:受遺,則霍光、金日。

    ⑩《周禮》:並州,其鎮曰恒山。《晁錯傳》:“輕車突騎。”師古曰:“言其驍銳,可衝突敵也。”

    (11)《公孫瓚傳》:通遼海。《叔孫通傳》:設兵張旗職。

    (12)潘嶽《籍田賦》:“邑老田父。”《孫武子》:“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

    (13)柳惲詩:“寂寞行人稀。”《六韜》:“狹路微徑,張鐵蒺藜。”《晁錯傳》:“具藺石,布渠答。”蘇林曰:“渠答,鐵蒺藜也。”

    (14)《魏誌》:詔大將軍親總六戎。薛道衡詩:“朝端去總戎。”漢明帝詔,“明於國家之大體。”

    (15)《淮南子》:約身卑辭,以求救於諸侯。

    (16)《左傳》:管仲責楚曰:“爾貢包茅不入。”

    (17)《史記·周紀》:封堯之後於薊。《詩序》:“懷其舊俗者也。”

    (18)鮑照詩:“邊城屢翻覆。”此“翻”字所本。《語林》:王導曰:“北寇遊魂伺我隙。”

    (19)陳後主詩:“春江聊一望。”《過秦論》:“席卷天下。”此“卷”

    字所本。《難蜀父老文》:“接之以西夷。”

    不必陪玄圃①,超然待具茨②。凶兵鑄農器③,講殿癖書帷④。廟算高難測⑤,天憂實在茲⑥。形容真潦倒⑦,答效莫支持⑧。(此陳救時籌策,承上“拔劍撥年衰”。鑄農器,望息兵端。辟書帷,望開言路。二句皆當時急務。

    自廟算無聞,恐前亂未靖而後患複生矣。此段乃上下文關捩處。“朱注”代宗嚐幸陝州,故用周穆黃帝事,言當此多事之秋,我豈必陪車駕於玄圃乎?但望求賢問道,如黃帝之下訪具茨,則凶兵可銷,講殿可禦,治平不難致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