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臆》:汝陽被寵善終,本無可哀,直以下交情厚,傷舊而賦也。“鶴注”汝陽王薨,在天室九載。

    汝陽讓帝子①,眉宇真天人②。虯髯似太宗③,色映塞外春④。往者開元中、主恩視遇頻。出入獨非時⑤,禮異見群臣。愛其謹潔極⑥,倍此骨肉親⑦。

    (此敘品貌不群,及平時恩遇。《杜臆》:讚王用“謹潔極”三字,最得要領。)

    ①《唐書》:讓皇帝憲,本名成器,睿宗立為皇太子,以玄宗有討平韋氏功,懇讓儲位,封寧王,薨,諡讓皇帝。

    ②《七發》:“陽氣見於眉宇之間。”《魏略》:邯鄲淳見曹植才辯,對其所知,歎為天人。

    ③《西陽雜俎》:太宗虯髯,常戲張弓掛矢。

    ④武陵王紀詩:“塞外無春色。”此翻用其語,乃極狀器宇之溫和也。

    ⑤《楚元王傳》:出入臥內,傳語言。非時,即常常而見之意。

    ⑥謹潔,言能謹身潔已。

    ⑦《記》:骨肉之親,無絕也。《羯鼓錄》:汝陽秀出藩邸,玄宗特鍾愛焉。又以其聰悟敏慧,妙達音旨,每出遊幸,頃刻不舍。

    從容聽朝後①,或在風雪晨②。忽思格猛獸③,苑囿騰清塵④。羽旗動若一⑤,萬馬肅駪駪⑥。詔王來射雁⑦,拜命已挺身⑧。(下三段,記當時射獵之事。此言明皇詔獵也。吳論:動若一,行列整。肅駪駪,號令嚴。)

    ①《書》:“從容以和。”《淮南子》:“古者天子聽朝,公卿正諫。”

    ②江淹詩:“幸及風雪霽。”

    ③《漢書·武五子傳》:厲王膂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又,江都王力格猛獸。

    ④《淮南子》:“射沼濱之高鳥,逐苑囿之走獸。”相如《諫獵書》:“犯屬車之清塵。”

    ⑤洙曰:《三禮圖》:全羽為旞,析羽為旌,所謂汪旄於旗竿首也。《高唐賦》:“駕駟馬,建羽旗。”

    ⑥《詩》:“駪駪征夫。”《詩注》:“駪駪,眾多疾行之貌。”

    ⑦《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

    ⑧《左傳》:拜命之辱。”《前漢·劉屈氂傳》:屈氂挺身逃。挺身,奮身而起也。

    箭出飛鞚內①,上又回翠麟②。翻然紫塞翮③,下佛明月輪④,從人雖獲多⑤,天笑不為新⑥。王每中一物,手自與金銀。(此言汝陽陪獵也。出飛鞚,王飛馬以射。回翠麟,帝回馬而視。紫塞之雁,應手而落,故下拂弓傍。)

    ①鮑照詩:“飛鞚越平陸。”鞚,馬勒也。

    ②翠麟,良馬也。揚雄《河東賦》:“乘翠龍而超河兮,陟西嶽之嶢崤。”

    ③崔豹《古今注》: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故雲紫塞。《蕪城賦》:“紫塞雁門。”

    ④庾信詩:“明月動弓梢。”

    ⑤《長楊賦序》: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令從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

    ⑥隋辛德源詩:“雲銜天笑明。”

    袖中諫獵書①,扣馬久上陳②。竟無銜橛虞③,聖聰矧多仁。官免供給費,水有在藻鱗④。匪惟帝老大,皆是王忠勤⑤。(此言王能諫獵也。聖聰,謂聽諫。多仁,謂民得休而物不傷。此皆王之忠勤所格,非帝老而倦遊也。趙曰:水有藻鱗,非特不獵,抑且不漁矣。謹潔,以行己言。忠勤,以事君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