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人戮力。聯翩,頻奏捷。牛酒,迎官軍。丹青,修祖廟也。)

    ①《吳越春秋》:椒丘?曰:“此天下壯士。”《別賦》:“刎血相視。”

    ②《忠經》:君德聖明,忠臣以榮。《孫寶傳》:心內不平。

    ③《易》:“六爻發揮。”

    ④《荀子》:施及四極。

    ⑤《曹植詩》:“聯翩曆五山。”唐太宗詔:“二京之盛,其來自昔。”

    ⑥《易》:“自我西郊。”《韓信傳》:廣武君曰:“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百裏之內,牛酒日至,壺漿塞陌。”

    ⑦《漢書》:“叔孫通請立原廟。”注:“原,重也。先有廟,今更立之。”《晉陽秋》:武帝改營太廟,填以丹青,綴以珠玉。

    匡汲俄寵辱①,衛霍竟哀榮②。四登會府地③,三掌華陽兵④。京兆空柳色⑤,尚書無履聲⑥。群烏自朝夕⑦,白馬休橫行⑧。(此敘其曆任始終。俄寵辱,除罷不常。竟哀榮,存歿可慨。四登府,屢居京尹。三掌兵,頻授節度。空柳色,京尹身殂。無履聲,尚書跡遝。烏自朝夕,中丞虛位。白馬休行,諫淨不聞矣。“朱注”武初為京兆少尹,再為京兆尹,兩鎮劍南,皆兼成都尹,故曰“四登會府地”。初以禦史中丞出為東川節度使,後又兩充劍南節度使,故曰“三掌華陽兵”。)

    ①《新書》:已收長安,武拜京兆少尹。坐琯事,貶巴州刺史。久之,遷東川節度使。上皇合劍南為一道,擢武成都尹、劍南節度使。還京,拜京兆尹,為二聖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與元載厚相結,求宰相不遂,複節度劍南,破吐蕃七萬眾於當狗城,遂收鹽川,加檢校吏部尚書。

    《匡衡傳》:建昭三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後有司奏衡專地盜土,竟坐免。《汲黯傳》:召為中大夫,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為東海太守。《老子》:“寵辱苦驚。”

    ②《衛青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後尚平陽公主,與主合葬,起塚象廬山雲。《霍去病傳》:以功封驃騎將軍,秩與大將軍等。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塚,象祁連山。傅亮表:“榮哀既備,寵靈已忝。”

    ③《通鑒注》:唐時巡屬諸州,以節度使為大府,亦謂之會府。

    ④《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⑤《漢·張敞傳》:敞為京兆尹時,罷朝會,走馬章台街。唐人詩有“章台柳”。

    ⑥漢哀帝時,尚書鄭崇,常曳革履諫淨。帝曰:“我識鄭尚書履。”

    ⑦《朱博傳》:禦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集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

    ⑧後漢張湛為光祿大夫,常乘白馬。光武每有異政,輒曰:“白馬生且複諫矣。”《上林賦》:“扈從橫行。”按:朱注引侯景乘白馬渡江為證,謂蜀中寇息也。但下文自有“四郊失壁壘”句,不應預侵。

    諸葛蜀人愛①,文翁儒化成②。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③。記室得何遜④,韜鈐延子荊⑤。四郊失壁壘⑥,虛館開逢迎⑦。堂上指圖畫⑧,軍中吹玉笙⑨。豈無成都酒⑩,憂國隻細傾(11)。時觀錦水釣(12),問俗終相並(13)。(此因治蜀有功,而追憶生前也。諸葛文翁,見功德在人。雪山輕重,言身係安危。何遜、孫楚,比參謀之士。失壁壘,邊境肅清。開逢迎,賢士交集。指圖畫,險要熟知。吹玉笙,軍政暇裕。酒隻細傾,誌在經國。觀釣問俗,留心民瘼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