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漢·藝文誌》:兵家者,蓋出於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

    ②《晉書》:杜預為征南將軍,有《春秋左傳》癖。

    ③《杜臆》:胸襟沉靜二句,夫子所雲懼而好謀,可於氣象得之。劉伶論:”聞此消胸襟。”常景侍:“嚴君性沉靜,立誌明霜雪。”《詩》:“肅肅在廟。”《莊子》:“是適人之適,而非自適之適也。”

    潼關初潰散①,萬乘猶辟易②。偏裨無所施③,元帥見手格④。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⑤。胡馬纏伊洛⑥,中原氣甚逆⑦。肅宗登寶位⑧,塞望勢敦迫⑨。公時徒步至⑩,請罪將厚責。際會清河公,間道傳玉冊(11)。天王拜跪畢(12),讜論果冰釋(13)。(此記潼關敗績之事。辟易,言出奔。偏裨,謂思禮。元帥,謂哥舒。梁益,謂蜀中。伊洛,謂河南。至尊,即明皇。太子,即肅宗。當時靈武即位,迫於群臣勸進,故勉從以塞眾望。上皇傳位於太子,房琯奉冊至靈武。受命以後,因納讜言,故思禮得釋放也。)

    ①《唐書》:哥舒翰守潼關,思禮充元帥府馬軍都將。翰軍既敗,至潼關收散卒,複守關。賊將崔乾祐進攻之,於是火拔歸仁等紿翰出關,執以降賊。

    ②《項羽傳》:“人馬辟易。”謂辟開而移易其處。

    ③《漢·馮奉世傳》:大將軍出,必有偏裨。

    ④張華《凱歌》:元帥統方夏。《東方朔傳》:手格熊羆。

    ⑤《春秋》:天王狩於河陽。粱、益二州,即西蜀地。

    ⑥《後漢·史論》:兵纏魏闕。

    ⑦《樂記》:逆氣成象。

    ⑧《易》:“聖人之大寶曰位。”

    ⑨王褒《四子講德論》: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羊祜表:“何以塞天下之望。”《世說》:昔安石在東山,縉紳敦迫。

    ⑩範蔚宗論:“或起徒步,而仕執珪。”

    (11)《唐書》:翰敗潼關,思禮走行在,肅宗責不堅守,將斬之。會房琯自蜀奉上皇冊命至,諫以為可收後效,遂見赦。“錢箋”新舊二書記思禮纛下被釋在靈武,與公詩合。而《通鑒》載思禮自潼關至,在次馬嵬驛之前。

    又雲,即授河西隴右節度使,令赴鎮,恐當有誤。清河,乃房姓郡名。玉冊,冊立肅宗之詔。《山海經》:黃帝取密山之玉策,而投之鍾山之陽。《穆天子傳》:天子於是得玉策枝斯之英。

    (12)《記》:“天子曰天王。”古詩:“伸腰再拜跪。”

    (13)《前漢書》:成帝曰:“久不見班生,今日複聞讜言。”《左傳序》:“渙然冰釋。”

    翠華卷飛雪①,熊虎亙阡陌②。屯兵鳳凰山③,帳殿涇渭辟④。金城賊咽喉,詔鎮雄所搤⑤。禁暴靖無雙⑥,爽氣春浙瀝⑦。巷有從公歌⑧,野多青青麥⑨。(此憶其守武功而興複也。帝自靈武至鳳翔,自鳳翔臨涇渭,已漸逼京都矣。翠華,天子之旗。時在二月,故有飛雪。熊虎,將士之旗。統率六軍,故亙阡陌。詔鎮,謂奉詔以鎮武功。所搤,扼敵衝也。無雙,言勇略特出。浙瀝,言軍令肅清。王師至,故巷有歌。寇不侵,故野多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