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此當是永泰元年冬雲安作。

石城除擊析①,鐵鎖欲開關。鼓角愁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②,蜀使動無還。垂老孤帆色③,飄飄犯百蠻④。(此詩,曉發雲安而作。上四將曉景事,下四將曉心緒。析方靜而鼓角又鳴,門將啟而星河已沒,此曉時聞見者。巴蜀不安,以致孤帆早發,所謂“幹戈連解纜”也。)

①《水經》:江水徑臨江縣南,左徑石城南。《巴漢誌》:朐縣山有大小石城,漢胸,唐雲安也。《易》:“重門擊柝。”

②黃鶴曰:“巴人常小梗”,謂上元間劍南東川節度兵馬使段子璋反,伏誅;寶應初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伏誅;明年劍南西山兵馬使崔旰反,殺成都節度使郭英乂。

③“黃生注”帆色,即行色。

④夔為楚地,本屬蠻方。《唐書》:諸蠻羈縻州九十二,隸戎州都督府。

其二

軍吏回官燭①,舟人自楚歌②,寒沙索薄霧,落月去清波。壯惜身名晚,衰慚應接多,歸朝日簪飭,筋力定如何③。(此章,敘景言情,亦四句分截。

上四,乃發船時所聞見者。下截仍歎垂老意。壯字、衰字,微讀,言追恩壯年,惜身名已晚,今當衰老,慚應接徒多。縱使歸朝,正恐筋力難堪耳。前章寫岸上之景,此章寫舟前之景。前章歎留滯南方,此章欲還歸北闕也。)

①官燭,官府之燭。黃庭堅曰:巴抵為揚州刺史,與客坐暗中,不燃官燭。

②《史記·項羽紀》:“聞軍中四麵皆楚歌。”

③沈慶之詩:“朽老筋力盡,徒步歸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