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江陵人望車駕之臨幸也。“朱注”《唐書》:上元初,呂諲建請荊州置南都,於是更號江陵府,以諲為尹,置永平軍萬人,以遏吳蜀之衝。廣德元年冬,乘輿幸陝,以衛伯玉在於略,可當重寄,乃拜江陵尹,充荊南節度觀察等使。詩所雲“甲兵分聖旨,居守付宗臣”也。時公在巴閬,傳聞代宗欲巡幸江陵,故有此作,《封禪文》:“太山梁父,設壇望幸。”

雄都元壯麗①,望幸歘威神②。地利西通蜀③,天文北照秦④。風煙含越鳥⑤,舟楫控吳人⑥。未枉周王駕⑦,終期漢武巡⑧。甲兵分聖旨⑨。居守付宗臣⑩。早發雲台仗(11),恩波起涸鱗(12)。(首句江陵,次句望幸,中四詠江陵形勢,下六寫望幸情事。作短章排律,多在首聯扼題,此定式也。西蜀、北秦、南越、東吳,江陵四至之地。甲兵分自聖旨,以衛伯玉統兵往鎮也。

居守付之宗臣,時郭子儀留守西京也。發雲台,天子將巡。起涸鱗,窮民待澤。)

①《史記》:蕭何曰:“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

②顏延之詩:“望幸傾五州。”《甘泉賦》:“象泰壹之威神。”《魯靈光殿賦》:“景福兮帝室之威神。”注:“威神,言尊嚴也。”

③《孟子》:“天時不如地利。”

④謝靈運詩:“列宿炳天文。”秦分野占狼弧。狼弧與南極老人星相近,是天星在南,而北照秦野也。

⑤謝脁詩:“風煙有鳥路。”古詩:“越鳥巢南枝。”

⑥《易》:“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⑦《左傳》:子革曰:“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⑧《漢書》:武帝南巡,至於盛唐。韋昭曰:“在南郡。”

⑨《詩》:“修我甲兵。”《前漢·陳湯傳》:“承聖旨,倚神靈。”

⑩《左傳》:“君行則居守。”《史記·留侯世家》:“群臣居守。”

《漢書·蕭何傳》:“為一代之宗臣。”

(11)庾信《哀江南賦》:“非無北闕之心,猶有雲台之仗。”

(12)丘遲詩:“肅穆恩波被。”涸鱗,本《莊子》涸轍子鮒。駱賓王詩:“涸鱗去轍還遊海。”

葛常之曰:近時論詩,皆謂對偶不切則失之粗,太切則失之俗。如江西詩社所作,慮失之俗也。老杜《江陵》詩雲“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秦州》詩雲“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豎子》詩雲“柦梨且綴碧,梅杏半傳黃”,如此之類,可謂對偶太切矣,又何俗乎。如雲“雜蕊紅相對,他時錦不如”,“磨滅餘篇翰,平生一釣舟”

之類,雖對不求太切,而未嚐失格律也。學詩者當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