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依朱氏,編在廣德元年秋閬州作。“朱注”《華陽國誌》:閬中有三狐、五馬、蒲、趙、任、黃、嚴為大姓。《唐書·李叔明傳》:閬州嚴氏子疏稱,叔明少孤,養於外族,遂冒其姓。可證嚴氏溪在閬州,溪蓋以其族名也。

天下兵馬未盡銷,豈免溝壑常漂漂。劍南歲月不可度①,邊頭公卿仍獨驕。費心姑息是一役②,肥肉大酒徒相要③。嗚呼古人已糞土④,獨覺誌士甘漁樵。(此自傷旅況,歎時無知己也。邊鎮驕蹇淩物,即有時小惠姑息,其所費心,不過相要一役而已。酒肉之外,豈有愛敬真情乎?因歎古之好士者不可複作,誌士獨向漁樵而遁跡耳。此句起下。邊頭公卿,恐指章彝。鮑氏指郭英乂。趙注謂郭在成都,非邊頭也。

①洙曰:成都在劍嶺之南。

②楊慎曰:《記》: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注:姑,且也。息,休也。此說殊晦。《屍子》:“紂棄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政。”

注:“姑,婦女也。息,小兒也。”《杜臆》:是一役,言徒以此一役了事耳。舊注誤謂以一役夫待人。《左傳》:陰飴甥曰:“一役也,秦可以霸。”

③《韓非子》: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呂氏春秋》:肥肉厚酒,務以相強,命曰爛腸之食。

④《晉語》:“玉帛酒食,猶糞土也。”

況我飄蓬無定所,終日忍羇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與子長夜語。

東遊西還力實倦,從此將身更何許①。知子鬆根長茯苓②,遲暮有意來同煮。

(此過嚴氏溪,欲與之偕隱也。漂流無定之時,喜得溪邊景色,且當此筋力已衰之候,不如托此以養生矣。“朱注”閬州在梓州之東,此言東遊閬州,又西還梓州也。趙次公謂西還成都迎家音,誤引去年事耳。此章兩段,各八句分韻。

①更何許,言此身更往何所乎。時解謂將身更許何人者,未然。晉童謠:天子在何許。

②《本草》:茯苓,千歲鬆脂也,作丸散服,能斷穀不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