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韓信傳》:“驅市人而戰之。”《易》:“日中為市。”

    ②《左傳》:“錐刀之末,將盡爭之。”江淹書:“寧當爭尺寸之末,競錐刀之利哉。”

    ③《莊子》:“膏火自煎也。”阮籍詩:“膏火自煎熬。”汲汲營利,猶膏火相煎,故下雲“邪贏無乃勞。”

    ④謝脁詩:“解顏勸農人。”

    ⑤《西京賦》:“何必昏於作勞,邪贏優而足恃。”薛綜注:“昏,勉也。邪,偽也。優,饒也。”

    ⑥《左傳》:“天下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故也。”十六相,指八元八愷。

    ⑦《史記》:商鞅,衛之庶公子,相秦,封商君,天資刻薄少恩,變秦法令,密如牛毛,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後滅商鞅之家。

    其二

    漢光得天下,祚永固有開①。豈惟高祖聖,功自蕭曹來②。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吾慕寇鄧勳,濟時信良哉。耿賈亦宗臣,羽翼共徘徊③。休運終四百④,圖畫在雲台⑤。(此念中興諸將也。論光武中興,而推本高祖人才,恩太宗創業名臣也。其引寇、鄧、耿、賈,比肅宗恢複諸將,但昔則圖畫雲台,生享爵祿,而沒垂令名,今則功臣疑忌,忠如李、郭,尚憂讒畏譏,故借漢事以諷唐。《社臆》:高祖創業,蕭何養民以致賢,曹參有攻城略地之功。及光武中興,有寇鄧以當蕭何,而耿賈以戰功羽翼之,猶之曹參也。此見文武並用之意。

    ①《記》:“國之將興,有開必先。”

    ②《丙吉傳》:“高祖開基,蕭曹為冠。”《漢書》:蕭何、曹參,起刀筆吏,為一代宗臣。

    ③《史記·留侯傳》:“羽翼已成。”

    ④《後漢·獻帝讚》:“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⑤《東觀漢記》:顯宗追感前世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