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前漢·宣帝紀》:論定策功,益封霍光等。

    ②任昉表:“寄深同氣,遂荷顧托。”

    ③《通鑒·晉紀》:司馬國璠曰:“劉裕削弱王室。”

    ④《唐會要》:元振配饗玄宗廟。《古詩為焦仲卿妻》:“仕宦於台閣。”

    我行得遺跡①,池館皆疏鑿②。壯公臨事斷③,顧步涕橫落④。精魄凜如在⑤,所曆終蕭索⑥。高詠寶劍篇⑦,神交付冥漠⑧。(此經過故宅,以吊古意收。吳論:前作先故宅而後拾遺,此作先代公而後故宅,各見作法。此章三段備八句。)

    ①楊泉《五湖賦》:“有大禹之遺跡。”

    ②謝脁《後園賦》:“清陰起兮池館涼。”《江賦》:“夏後疏鑿。”

    ③《禮記》:師乙曰:“臨事而屢斷,勇也。”

    ④陸機詩:“顧步鹹可歡。”

    ⑤曹植表:“精魄飛散。”

    ⑥庾信詩:“蕭索無真氣。”

    ⑦王儉《褚淵碑》:“仰南風之高詠。”

    ⑧潘嶽《夏侯湛諱》:“心照神交,唯我與子。”謝惠連《祭古塚文》:“號為冥漢君。”

    “俄頃辯尊親”,推其決幾之明。“壯公臨事斷”,服其應變之敏。二語能寫出英雄手段。荀或之失身,誤於不能辯。陳竇之僨事,失於不能斷。

    杜詩論人,必具特識,推此可見。

    元振《寶劍歌》:“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良工鍛煉凡幾年,鑄作寶劍名龍泉。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谘嗟歎奇絕。瑠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生明月。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相逢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複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