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此寶應元年成都作。

日臨公館靜①,畫滿地圖雄②。劍閣星橋北③,鬆州雪嶺東④。華夷山不斷⑤,吳蜀水相通⑥。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⑦。(首句,嚴公廳。次句,蜀道圖。中四,圖畫之景,煙霞亦圖中所見者。乘興而酌,末點宴字。劍閣在星橋之北,鬆州則雪嶺居東。山自西南而來,水從東方而去。全蜀地形,如在指掌。)

①《記》:“公館複,私館不複。”

②《史記·蘇秦傳》:“以天下之地圖案之。”

③《華陽國誌》:李冰沿水造橋,上應七宿。世祖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星連橋間。”

④《唐書》:鬆州交川郡,屬劍南道,取界內甘鬆嶺為名。《元和郡縣誌》:雪山,在鬆州嘉城縣東八十裏,即西山也。

⑤《西征賦》:“華夷士女,駢田逼側。”

⑥《魏誌》:陳群疏:“吳蜀未滅。”

⑦張璠《漢紀》:孔融拜大中大夫,每歎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古樂府:“清樽發朱顏,四座樂且康。”

當時四傑之詩,盛傳於世,杜亦每用其句法。如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駱賓王:“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此“劍閣星橋北,鬆州雪嶺東”所自來也。又駱詩:“百年三萬日,一別幾千秋。”則“百年雙白鬢,一別五秋螢”所自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