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細柳鎮人傑地靈,人才輩出,不隻古代這兒出現了不少著名人物,就是近現代,亦人才濟濟,燦若星漢。特別是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視死如歸,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拋灑熱血,英勇不屈的革命英烈,讓人讚歎不已。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烈火熊熊燃燒,學潮、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受其熏陶感染,細柳地區湧現出了一批著名的革命人士。其中農運勇將李艮與赤衛隊長徐漢儒就是其中最為影響深遠的人物。

    李艮,字育初,化名愚癡,1908年9月5日生於長安縣細柳鄉薑仁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上學時,他刻苦用功,成績優秀,閱讀革命書籍,對社會現實有了較深刻認識。1926年春考入省立第三中學,加入了由共產黨員創辦的西北青年社,不久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積極學習,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當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他與徐漢儒、康居仁等人被黨組織派到魚化、細柳、河池、五樓一帶發動農民運動,在他們的宣傳鼓勵下,整個長安西南農民運動如火如荼,鎮壓橫行霸道的鄉紳、惡霸,使這些惡霸豪紳受到應有的懲罰。在李艮的影響下,他的妻子與父親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一心支持黨的工作。1928年11月28日晚,因叛徒出賣,他與在縣委機關開會的省委書記潘自力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敵人軟硬兼施,李艮大義凜然,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英勇頑強的氣節。1930年11月,蔣馮閆大戰時,李艮等趁機出獄。1931年9月李艮任陝西省委委員兼任西安市委書記,組織發動了西安愛國學生舉行的聲勢浩大的反日驅戴(戴季陶)運動。1932年10月李艮與紅四方麵軍相互策應,發展川陝革命根據地,還曾擔任紅二十九軍政委,半年多時間進行了大小戰鬥23次,建立了250平方公裏的根據地和400餘平方公裏的遊擊區。1933年4月6日,李艮在陝西西鄉縣壯烈犧牲,時年25歲。

    徐漢儒,又化名鄭德龍,長安細柳鄉府君廟村人,1906年出生,先後在本村私塾,縣立第八高小讀書,他學品兼優。1924年考入省立三中。192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展農民運動,並在戶縣下草村建立起戶縣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支部。1927年1月五樓支部成立,徐漢儒擔任支書,他還曾任長安縣第五區農民協會主任,他組織農民清算賬目,懲治貪汙,創辦淳化小學,吸收貧苦農民孩子入學。1927年春黨組織派徐漢儒去澄城縣活動,他秘密參加活動,傳播革命火種,在澄城縣組建起第一個中共支部。1928年鬥爭形勢惡化,漢儒被省委調到中共渭南縣委,化名鄭德龍,負責軍事部工作,他積極開展活動並組建成立中共陝東特委,陝東赤衛隊成立,組織任命他為第一中隊隊長,配合渭南起義。1928年6月19日,徐漢儒不幸被混進赤衛隊的慣匪毛拉殺害,年僅22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