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黃色在我國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尊貴的顏色。這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黃河為黃色之河;傳說中國最早的部落聯盟長稱黃帝,中國人自稱是黃帝的子孫;中國古代就有“五行”學說,即金、木、水、火、土,而土為黃色,居於宇宙的中央,因此黃色成了中央正色,為帝王專用色。

    唐代,黃色被規定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采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開始采用黃色琉璃瓦,以後便按此規定沿襲下來。

    3)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周代,宮殿建築就普遍采用紅色,並流傳後代。因為封建帝王的宮殿是最高統治者的活動場所,必須處處顯示“至高無上”“尊貴富有”,因此,絕大多數古代宮殿都是紅牆黃瓦。

    華表是做什麽的?

    答案:

    是提醒皇帝不要沉緬於宮廷生活,應經常出去體察民情。

    聚沙成塔:

    北京天安門前後兩麵各有一對用漢白玉雕琢的華表,華表頂端有一叫犼的食肉獸。前麵華表上的犼麵向南,意為“望君歸”,即叫皇帝不要長期在外遊逛,忘了國事;後麵華表上的犼麵朝北,意為“望君出”,即提醒皇帝不要沉緬於宮廷生活,應經常出去體察民情。

    ■

    尚方寶劍在什麽年代就有了?

    A.西周 B.隋朝

    C.漢朝 D.唐朝

    答案:

    C。

    聚沙成塔:

    所謂“尚方”是官署名,專掌管供應製造皇帝所用的器物。尚方劍本名斬馬劍,很鋒利,可以斷馬。漢代的尚方是少府屬官,由於斬馬劍藏在尚方,所以俗名“尚方寶劍”。《漢書·董賢傳》裏有:“武庫禁兵,尚方珍寶”的話,可見,尚方寶劍在漢代已經有了。《前漢書·朱雲傳》載,朱雲上書皇帝說:“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張禹之頭,以厲其餘。”明代劉伯溫的《贈周宗道六十四韻》詩中也有:“先封尚劍,按法誅奸贓。”可見持尚方寶劍的人,是皇帝信賴的,他有先斬後奏的特權,但仍須“按法”去辦案,“先斬”犯人“後奏”皇帝,不得胡來。

    太監出現在中國,可以上溯到奴隸社會的哪個時期?

    答案:

    西周。

    聚沙成塔:

    太監出現在中國,可以上溯到奴隸社會的西周。最初的太監,大多數是受過宮刑的男性罪人,充當深宮內院的雜役苦差。後來由於宮廷裏妃嬪、宮女陸續增多,使用男仆有諸多不便,太監數量也隨之膨脹,一些人便自願傷殘肢體(閹割),進入宮廷以圖富貴,如春秋時齊桓公的豎刁,秦始皇時的趙高。

    據《後漢書·宦官傳論》說:“中興之初,悉用閹人,不複雜調他士。”可見到東漢光武時,才全部變成“清一色”的,其地位也逐步升級了。

    清朝曆代皇帝的“特稱”為?

    答案:

    “老佛爺”。

    聚沙成塔:

    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廟號”“諡號”“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

    至於清代帝王“特稱”為什麽叫“老佛爺”?這是因為女真族首領最早特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珠”的轉音,是“佛爺”“吉祥”之意。因此,女真首領曆代相傳,特稱謂“滿柱”。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居高位的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所以清代建國以後,將滿語“滿柱”漢譯為“佛爺”,成為清朝曆代皇帝的“特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