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我趕車的人至少還都是懂行的,然而在這裏,我見識了各種各樣蹩腳和無知的趕車人。我脾氣好,老實可靠,比起別的馬來,租給無知的趕車人的機會更多。下麵我就說幾件事吧。

    先說說那些“手緊”的趕車人-他們覺得駕車的關鍵就是緊緊抓住韁繩,扯緊馬的嘴巴,一刻不能放鬆,不給馬一點行動自由。

    對於一匹腿腳利索、嘴巴嬌嫩、容易駕馭的馬來說,這種方式不僅令人痛苦,而且十分愚蠢。

    也有一些“手鬆”的人,他們讓韁繩鬆鬆地垂在我們背上,自己的手懶洋洋地放在膝頭。馬一旦受到驚嚇或被絆倒,這類先生就束手無策了。對於我來說,我當然不反對這種做法,因為我既不會受驚,也不會絆倒。不過,我還是希望在下山的時候能夠感到韁繩的控製。

    另外,馬馬虎虎的趕車方式會讓馬養成懶散的壞習慣,換了趕車人之後,要擺脫這些習慣,就必須挨鞭子,忍受一些麻煩和痛苦。戈登老爺總是讓我們保持最好的步態和最好的風度。他說,寵壞一匹馬,讓他養成壞習慣,就跟溺愛孩子一樣殘酷,日後都要受罪的。

    還有,這些趕車人經常粗枝大葉,對馬從來不上心。一天,就有這樣一位趕車人讓我拉著一輛四輪敞篷輕便馬車出去,他後麵坐著一位夫人和兩個孩子。出發後,他笨手笨腳地甩著韁繩,還莫名其妙地甩我幾鞭子,盡管我表現得很好。當時有好多地方都在修路,就算不是新鋪好的,也有許多石頭鬆動了。趕車人隻顧著跟夫人和孩子說笑,一路上一點都沒留意我的情況。這樣,一顆石子兒紮進了我的前蹄。

    這時,換做任何一個有經驗的趕車人在場,沒等我走出幾步就會看出事情不對勁兒。可是這家夥隻管說笑,我每邁一步,石子兒就在我前蹄的蹄楔裏紮得更深一些。那石子兒很尖,馬踩到這種石子兒是最危險的,不僅會劃傷馬蹄,而且很可能會把馬絆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