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驗一公布,立即得到了人們的公認。一旦認定了DNA的作用,一場全力以赴搞清DNA的結構,揭示遺傳之謎的競賽就在世界上許多個實驗室中激烈地開展起來了。

    德爾布呂克、盧裏亞、赫爾希因從事噬菌體研究,對創立分子生物學作出的貢獻,1969年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談到物理學家對生物學的影響時,還必須提到的另一位科學家就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薛定諤。他在1944年出版了著名的《生命是什麽》一書,提出染色體是由化學成分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單體組成的。單體嚴格、精確排列,構成了遺傳密碼,就像莫爾斯的電報用點和線(·—)排列,構成大量信息一樣。這本書啟發了人們用全新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來研究生物學,吸引了一大批有才華的年輕物理學家轉向生物學研究,叩開了分子生物的大門。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既然DNA是遺傳的關鍵物質,那麽它一定有複雜的結構,以一定方式攜帶各種遺傳密碼,並使它們能一代代傳遞下去。

    怎樣才能知道DNA的分子結構呢?用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細胞以及細胞中的染色體。可是要觀察分子結構,光學顯微鏡就無能為力了。科學家們搬來了新武器,那就是X射線衍射技術。

    X射線衍射技術是1912年由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父子開創的。X射線的波長很短,和晶體內原子(或分子)間的距離相近。因此,當一束X光通過晶體時就會發生衍射,射線的強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強,某些方向上減弱。分析這種衍射圖樣,就可以確定晶體內部原子間的排列和距離。

    小布拉格的學生阿斯特伯裏首先用X射線衍射法來測定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盡管他們拍出的照片質量不高,但是已經可以看出,核酸和蛋白質都是折疊的卷曲的長纖維。

    50年代初,隨著對DNA作用認識的深入,更多的科學家投入了對核酸結構的研究。其中有三個著名的小組,一個是英國皇家學院的晶體衍射專家維爾金斯和年輕的女科學家弗蘭克林。

    他們製成了高度定向DNA纖維,拍攝到了非常清晰的DNA X射線衍射照片。正是這張照片為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依據。

    另一個是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的結構化學家鮑林。在此之前,他已經建立了蛋白質以肽鏈為骨架的α螺旋結構,他對DNA結構提出了三鏈模型。

    而最後捷足先登,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是在英國卡文迪什實驗室工作的美國年輕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裏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