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愛因斯坦又設計了一個實驗,人們管它叫愛因斯坦升降機實驗。他假設有一個人,站在密閉的電梯中,當電梯靜止或作勻速運動時,這就是一個慣性係,由於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個人雙腳和地板的壓力正好等於他的體重。假設這個電梯脫離了地球的引力場,比如把它搬到太空中,讓這個電梯以與重力加速度數值相等的加速度向上運動,此時電梯是一個加速係,人的雙腳與地板之間的壓力仍等於它的體重。在電梯中的人,無法判斷他到底是在地球上作勻速運動還是在太空中作加速運動,也就是說,這兩種狀態是等價的。而當電梯的繩索斷了時,電梯將在重力場中自由下落,此時電梯中的人將感不到引力的存在,處於失重狀態,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選擇某種坐標係,在一定範圍內使引力完全消除了。

    這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高興的時刻,他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那就是等價原理。在一個小的時空範圍內,一個加速係可以等價於引力場中的慣性係,這樣就有可能把相對性原理從慣性係推廣到非慣性係了。

    不過,從等價原理到建立廣義相對論,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愛因斯坦發現他的數學工具不夠用了,在他的老同學、數學家格羅斯曼的幫助下,他找到了合適的數學工具——黎曼幾何。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1916年3月完成了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基礎》。曆經10年的艱苦探索,相對論大廈的第二層樓房——廣義相對論建成了。

    愛因斯坦把建立廣義相對論看作他畢生最重要的成就。他曾說過,建立狹義相對論的曆史條件成熟了,即使不是他,別人也會建立狹義相對論。而建立廣義相對論的情況卻不是這樣。

    的確,廣義相對論的建立與愛因斯坦本人是一位天才科學家有很大關係。如果沒有他的革命批判精神、敏銳的物理直覺和高超的數學技巧,是不可能建立廣義相對論的。因此,有的科學家評論,沒有愛因斯坦,我們也許還要在黑暗中摸索。

    廣義相對論給人們帶來了對物質運動、時空、引力的全新概念。

    在牛頓力學中,物體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而且這種力是瞬時、超距作用的,兩個星體無論相隔多遠,它們相互之間的引力傳遞不需要任何時間。而狹義相對論指出,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那麽如何解釋引力呢?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給了引力之謎一個全新的解答。在這裏牛頓假設的萬有引力不再存在了,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和它的運動決定了時空的幾何形式。物質分布得越密,時空彎曲得就越厲害,物質周圍的引力場就越強。地球和其他行星之所以繞著太陽旋轉,是由於太陽的巨大質量使太陽周圍的空間發生了彎曲。

    與傳統的時間和空間觀念完全不同,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有一位記者曾問愛因斯坦什麽是相對論,愛因斯坦半開玩笑地說:“如果把所有的東西都從世界中運走,人們過去認為殘留下來的就是時間和空間,那麽,現在人們知道了,單獨的空間和時間根本不存在。”這表明了物質、運動、空間和時間的不可分割的關係。

    三大驗證

    愛因斯坦在世時,曾有人說,世界上懂相對論的人不到幾個人。的確,人們從日常經驗出發,很難理解相對論。但是,這一學說很快便為實踐所證實。

    1915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成功地解決了曆史上的一個懸案——水星近日點近動。

    早在1845年,法國天文學家勒維烈發現,水星的近日點在不斷前移。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在排除了金星和其他種種因素之後,每100年仍有43秒差異無法解釋。於是勒維烈預言,還存在一顆尚未發現的星,正是這顆星的萬有引力造成了這43秒差異。他給這顆星起名為火神星。勒維烈曾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成功地發現過海王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