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出版後,人們爭相閱讀,在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羅馬教庭被激怒了,《兩種新科學的對話》被禁止銷售,並傳訊伽利略到羅馬受審。這時的伽利略已年近70,正在病中。教庭下令:“就是用鐵鏈鎖,也要把他押到羅馬來。”

    拖著病弱身體的伽利略被押到羅馬宗教法庭,10名法官對他進行了審判,罪名是違反教庭的禁令,堅持宣傳哥白尼著作中的異端邪說,伽利略被判處有罪和下獄。

    在教庭上,伽利略被迫當著眾人宣誓,放棄地球繞著太陽轉的異端邪說。一個人被迫否定自己多年來追求的真理,這是何等痛苦啊。據說,當伽利略精疲力盡地離開法庭時,還在喃喃自語:“可是,地球還是在運動的啊!”

    伽利略後來被幽禁在佛羅倫薩他郊外的別墅中,不許他和親友來往。伽利略的病越來越重,視力迅速衰退。他沒有退卻,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完成了《兩種新科學的對話》。這部不朽的名著總結了他一生的研究成就。當這部書出版時,伽利略已雙目失明,最後,伽利略死於幽禁中。

    日心說的勝利

    教會的殘酷鎮壓可以使人們一時沉默不語,但是它改變不了地球繞太陽旋轉的事實,也阻止不了人們對真理的追求與認識,日心說衝破了重重阻力,在鬥爭中不斷發展,日臻完善。

    與伽利略同時代的德國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定律,進一步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開普勒在蒂賓根大學讀書時,就開始研究哥白尼學說。由於反對新教,29歲的開普勒被迫離開家鄉來到布拉格,在這裏他結識了著名的天文學家第穀,這成為他一生命運的轉折點。

    丹麥天文學家第穀被認為是近代天文學的始祖。他在弗恩島上建立了福堡天文觀測台,在這裏進行了20年的天體方位測量。

    第穀有驚人的機械操作能力與技巧,設計製造了許多儀器。他對各個行星位置的測量,誤差不大於4角分,即0.067度。他收集了豐富的有關恒星和行星方位的數據,編製的恒星表,相當準確,因此被人們譽為“星學之王”。

    1599年第穀定居布拉格。1600年,他開始與開普勒合作,共同進行天文研究。可是不幸的是,第二年第穀就去世了。第穀臨死前,把畢生觀測所得的寶貴資料,全部送給了開普勒。

    開普勒不僅是天文學家,還是有很高造詣的數學家。他善於思考,有豐富的想象力。他相信,宇宙是有秩序的,全部行星構成一個整體,並存在統一的定律,可以用數學關係表示出來。

    他選擇火星為研究對象,因為在第穀的資料中,對火星的觀測占有最多篇幅,而且這個行星的運行與哥白尼理論出入很大。

    開普勒按照哥白尼體係也即行星軌道是正圓作了多次計算,但結果總是與實際觀測數據差8角分。開普勒幼年患天花,損傷了視力,不能親自進行天文觀測,但他相信第穀的測量是非常準確的,自己的計算也沒有問題。於是他敏銳地感到行星的軌道為正圓是錯誤的。正是憑這8角分的差異,開普勒開始了天文學的革新。

    經過無數次刻苦計算,嚐試了70多種軌道,最後,開普勒終於發現橢圓形軌道與觀測值十分吻合,而太陽恰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開普勒終於發現了火星的真實軌道。

    經過分析歸納,開普勒得到了行星運動第一和第二定律,即每個行星分別在大小不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太陽位於一個焦點上;行星的運動不是勻速的,連結太陽和行星的直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的麵積相等。又經過十年苦戰,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第三定律:不同行星繞日運行周期的平方,與它們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的立方成正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