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粗暴專製。這是嬌慣溺愛的反麵。也是家庭不良教育的表現。許多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濫施家長權威,往往用打罵的辦法代替說服教育。打罵的結果常常容易造成兩個極端:一個是在父母的“武力”下,變得膽小如鼠,謹小慎微,長大後常常聽天由命,逆來順受,缺乏獨立生活與敢作敢為的精神。另一個極端就是由於經常打罵,嚴厲懲罰孩子,還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引起強烈的反抗。有的就離家出走,到社會上尋找“溫暖”。有的就模仿父母這種暴力行為,這樣就促使青少年粗暴行為的發展,結果使這些孩子走上社會後稱王稱霸,稍不順心,就大打出手,直到犯下殺人傷害的罪行。粗暴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嚴重的摧殘,有的孩子做了錯事,害怕挨打受罵,不敢在父母麵前講真話,慢慢養成了撒謊、欺騙的惡習,形成虛偽的不良品質,這是孩子變壞的基礎。

    (3)放任自流。有的家長認識不到自己承擔的教育子女的社會責任,把教育子女的義務推給社會,信奉“樹大自然直”的信條。其實,人的良好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教育,通過社會環境特別是首先通過家庭環境塑造的。從嬌慣溺愛到粗暴專製,最後發展到放任自流,往往是一些問題家庭的三部曲,開始對子女嬌慣溺愛,隨後由於溺愛打破了他們望子成龍的夢想,於是便轉為粗暴專製,以取得暫時的“效果”,一旦發現無補於大局,則又放任不管。也有些父母是由於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對子女的教育,導致家庭教育功能的喪失。總之,放任自流是父母教育的失職,青少年正處於成長時期,是非辨別能力弱,缺乏對自己行為的控製能力,如果放任不管,極易在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沾染惡習,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4)包庇縱容。現在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嬌慣、寵愛十分普遍。有的孩子從小就大錯不出、小錯不斷,有的遇事表現得自私、任性,或者表現得霸道,有的常愛說謊欺騙人。許多家長則認為是小缺點而加以縱容,原諒他們,有的則加以維護,另外是孩子已經犯罪,但家長加以庇護。有的家長竭力為子女的犯罪行為開脫,或者把罪責推到他人身上;有的則為保護自己的名譽、地位,利用手中的權力和關係庇護自己的孩子,逃避應得的懲罰和製裁;有的家長因事先默許孩子的違法犯罪活動,甚至分享了非法所得,這種情況下的庇護事實上就是開脫家長自己的罪責。

    2.家庭教育的能力不足,家長的素質偏低,難以給子女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家長的素質對家庭成員的文化知識、道德養成、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具有決定性作用,現代新型家庭除了要求家長具備一些基本素質以外,還要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而我國廣大農村的人口文化素質較低,即使在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中,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也給家庭教育提出了普遍的新的課題。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年輕的父母工作忙,壓力大,他們與子女的接觸、交流較少,結果對子女思想上的迷惘、心理上的苦悶以至生理上的問題無力或無暇及時予以指導,造成子女內心的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滿足,心理得不到慰藉,進而形成焦慮、冷漠、煩躁以及責任感和同情心缺乏等不健康心理。一些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就是在無父母關心和陪伴的無助心理狀態下被他人引誘或利用的。

    實際上,在現實社會中,許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半文盲,但是他們尊重知識,重視子女的人格培養,造就了一批奮發向上,頗有成就的人才,樹立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榜樣,值得尊重並推廣。

    3.家庭成員行為的影響,家庭成員的不良品行,包括家庭內部和施加到社會上的各種違反道德、違法亂紀的行為,都對家庭的成員特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產生不良影響。由於未成年人好奇心強,易受暗示和影響,善於模仿,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和處事態度都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母親是子女最初的啟蒙老師,母親善良、淳樸、正直會給子女良好人品的形成打下基礎。反之,將會給子女樹立為人處事奸詐,行為作派輕浮的效仿榜樣,將子女引入歧途。父親是家庭權威和安全感的象征,父親的言行從一定意義上會堅定子女道德意識和行為選擇的信念。如果父親遊手好閑,貪利忘義、坑蒙拐騙或蠻橫無理,就會影響子女的身心發展,這種示範會被未成年子女效法模仿,進而形成不良習慣和品質,為違法犯罪提供一定的土壤。

    有關父母的言行與青少年犯罪行為的關係,西方學者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並提出:絕大多數犯罪青少年的父母自身都有犯罪行為。美國社會學家帕特森等人指出,具有反社會傾向的父母,特別容易以不當教養的手段來教養子女,這樣的父母所生養的子女之所以會發展出類似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深受父母的不當教養所致。英國教育家尼爾更加尖銳的指出:問題少年是問題父母的產物。

    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委托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對8省市青少年違法犯罪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通過監獄、少年犯管教所、勞動教養所、工讀學校中2000多人的抽樣調查表明,違法犯罪青少年中家庭成員有違法犯罪記錄的占20.5%,其中正在服刑的占10.7%,在家庭成員有違法犯罪記錄的犯罪青少年中,約有50%的人認為,犯罪家庭成員對他們有意識地傳授犯罪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親屬犯罪後的處境又會使他們產生自卑、自暴自棄和無所謂的心理。

    二、學校環境與犯罪

    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關,是最有效的控製性教育場所。學校教育對個人的道德傾向、人格塑造和行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是青少年社會化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對個人來說,學校是微觀社會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環境的主要構成是學校教育,除了學校教育之外,還包括學校的組織機構、學校的規章製度、學校的人際關係、一個學校的校風以及學校的管理狀況等。

    學校環境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對個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著重要影響。根據我國目前犯罪構成中青少年占多數,犯罪向低齡化方向發展這一實際情況,學校教育在遏製犯罪上就處於重要地位。對於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來說,不良的學校環境影響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不良人格,而一旦遇到適當的條件和外界刺激,就會轉化為犯罪動機,產生犯罪行為。不完整的學校教育妨礙正常的法製觀念的形成,使青少年缺乏對個人行為的判斷力和自製力,由此很容易產生輕率、衝動行為,嚴重的就導致犯罪。學校內人際關係也會對青少年形成強烈影響,在已經或正在形成不良人格的一些青少年身上誘發犯罪動機。學校管理的混亂,某些設施環境往往會成為犯罪活動得以形成和實施的條件。

    (一)學校教育與犯罪

    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確實存在不適應改革、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問題。從青少年犯罪特別是一些學生犯罪的情況來看,反映出學校教育還存在著較大的缺陷。

    1.忽視素質教育。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品德、個性和人生觀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學校必須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措施,促使青少年形成優良的品德和良好的個性。但是我國的學校教育還存在忽視素質教育就是片麵教育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某些方麵出現問題,嚴重的甚至導致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

    (1)忽視思想品德教育。由於教育觀念存在的偏差,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放鬆、淡化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養,即使有也往往是方法簡單陳舊或流於形式,難以真正實現對未成年人人格上的有效引導和塑造。由於忽視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導致學生思想認識水平低,道德觀念模糊,法製觀念淡薄,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有許多行為人就是在極端錯誤的道德認識即反社會道德的驅使下成為罪犯的。由於學校忽視美育,使有的學生沒有受到情感、品德和精神的熏陶,他們的審美觀發生了畸變,美醜不辨,榮辱顛倒。學校忽視勞動教育,會使受教育者缺乏勞動觀念,歧視體力勞動,也不願付出腦力勞動,沒有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片麵教育往往使一個人在學校中達到了社會所要求的文化教育標準,卻偏偏沒有達到社會所要求的人格標準,這是社會化不完全的常見現象。

    (2)忽視心理素質教育,學校教育要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為目標,其中心理素質教育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在校學生正處於生理發育和心理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社會的多元變化和繁重的學習壓力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困惑和迷惘,由於缺少心理素質的教育和訓練,致使有些學生心理極其脆弱,不懂得如何宣泄和排解心理壓力,嚴重者導致個性發生畸變,產生偏執、自卑和多疑等不良心理,他們的興趣、愛好、個人需要、價值觀等逐步形成了一種歪曲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社會的傾向。由於心理素質教育缺乏所造成的種種不良心態就是一種潛伏的隱患,一旦受到某種刺激或引誘就特別容易引起不良行為甚至犯罪行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使他們在社會要求範圍內形成各自的個性特征。既引導他們遵紀守法,又要給他們一定的個性發展餘地,鼓勵他們的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適應群體生活,消除心理衝突,防止偏執、自卑、多疑等心理變態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衝突。

    (3)忽視生理知識教育,中學生剛進入青春期,他們對有關兩性方麵的事情發生了特殊的興趣,他們渴望了解,可是,由於青少年性意識發展的閉鎖性的心理特征,他們內心的困惑又不敢向人請教,加上學校忽視對學生進行性教育,使他們對性生理知識、性道德、婚戀觀等方麵的知識比較欠缺,這對正處於發育成熟期的青少年極為不利,由於缺乏性知識、性道德的教育,人為地造成他們對性發育和性知識的神秘感,往往導致青少年性心理變態,在兩性關係上出現越軌、失足的現象。這不能不說與我們學校一度對生理知識的封閉教育有關。

    2.教育方法不當。教育方法不當是造成學生社會化過程障礙的重要原因。在各種不當的教育方法中,負麵效應最為明顯的是淘汰式教育和懲罰式教育。

    (1)淘汰式教育。在“升學率”的指揮棒作用下,淘汰教育在我國成為極其普遍的現象。學習成績的好壞、升學率的高低成為評價學生優劣、老師水平和學校等級的基本尺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會受到來自各方麵的關照和重視,即使他們有一些消極個性和不良行為也較易得到寬容和包庇,由此很容易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自視特殊,形成與他人格格不入、自我膨脹等不良傾向。而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經常受到來自家長、學校和社會的責難,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嚴重的挫傷,對學習產生極度的畏懼、厭倦情緒,灰心喪氣。同時,部分教師也為“分數”所累,無心關愛這些因為學習成績落後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對其放任自流,或者采取冷漠、歧視的態度,甚至推給家長,推出學校了事。這樣就造成學生對學校和教師失去信賴感,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與逆反心理,以致滋事、逃學或過早走向社會,形成一支龐大的流失生隊伍,這些人極易在不良群體或交往夥伴的影響下步入歧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