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沒有給予個性一個明確的定義,但綜合他的論述,我們不難把握他關於個性概念的有關規定。《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這一重要文獻中,毛澤東曾在同等程度的意義上用了人格、自由、獨立性、個性等概念,認為“獨立性、個性、人格是一個意義的東西”。而且,對於這些概念的分析都是放在中國社會發展的曆史背景之中的。在毛澤東對這些概念的使用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他賦予個性內涵以如下規定:其一,個性是一種社會性,是一種“社會個人”的獨立性和具體性。人不能以孤立的個體形式存在,但是人的群體性又根本不像螞蟻、蜜蜂的“社會”那樣,是由遺傳機製所造成、由生理上完全特化了的個體所構成的有機群體,一窩螞蟻實質上隻是一隻螞蟻,一窩蜜蜂實質上隻是一隻蜜蜂,而人類個體總是具有某種獨立性的,人之所以為人正是由於它“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隻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又是分為階級的,現實的具體的人隻有在自己所屬的階級中才能取得獨立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明確指出:“在我們黨內,在我們解放區,人民有了比較充分的自由,有獨立性和個性。而在封建製度下,人民是沒有人格、沒有自由、沒有獨立性、沒有個性的。”其二,個性是一種主體性,是個人行為的自主性和個人人格的獨立性。人不僅是一種“社會的個人”,而且是一種有意識的、能動的存在物。“社會個人”的獨立性和具體性,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在活動中個人行為的自主性和人格的獨立性。隻有具有自己獨立人格的人,才能成為有個性的個人。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於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隻有金錢和資本才具有個性,而人特別是勞動者個人則被剝奪了個性。毛澤東對這種觀點表示認同,並據此分析了中國的情況:“中國的地主階級、資產階級有財產所有權,他們使大批的人破產,使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破產,財產集中在他們手裏,他們自己就有獨立性、個性、自由,而廣大人民喪失了財產所有權,也就沒有個性、獨立性、自由,或者是削弱了。”有無財產是人是否具有行為自主性和人格獨立性的物質前提。毛澤東正是從這一前提出發得出這一結論的。也正因為這樣,他把人格看成與個性一個意義的東西。其三,個性是一種獨創性,是“社會個人”的一種自由存在的“獨創性發展”。對於這種自由存在和獨創性發展,馬克思曾經指出:人的這種“獨創性意義上的‘唯一性’,是以下麵這一點為前提的,即無比的個人在一定範圍內所進行的活動不同於其他的個人在同一範圍內所進行的活動”。就是說,人的這種具有獨創性發展意義的個性傾向具體體現為:個人給他所進行的活動打上了鮮明的個人烙印,使這種活動及其產物成為他的自由個性的對象化。在上述的引文中我們已經發現,同馬克思的思路一樣,毛澤東不僅在個性的同等意義上使用自由這一概念,而且明確把這種創造性發展意義上的個性稱之為“創造性的個性”。

    (二)關於黨性與個性的統一性

    在闡述黨性與個性內涵的基礎上,毛澤東全麵論述了黨性與個性的統一關係。在他看來,把握這個關係需要掌握如下要點。

    第一,沒有黨員的個性就沒有黨性。毛澤東對這一論點進行了層層論證。其一,哲學論證。他說,黨性就是普遍性,個性就是特殊性。沒有一種普遍性不是建築在特殊性的基礎上的。沒有特殊性哪裏有普遍性?沒有黨員的個性,哪裏有黨性?其二,社會學論證。每個黨員的個性不能強同,人就有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各種各樣的不同,工作也各有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黨務等的不同。在軍事工作方麵又有軍官、政治工作人員、後勤工作人員的不同,黨務工作方麵也有根據地、淪陷區等各種工作地區的不同。在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程度上人們也不相同。總之,有工作的不同,地位的不同,性別的不同,年齡的不同等等,抹煞這種不同,就是不讓同誌們發展長處。其三,自然科學論證。太陽係有九大行星。它們各循其自己的軌道,按著一定的次序走,它們都是從太陽星雲分裂形成的,大小樣子不同。至於行星上的東西,也不見得都是一樣。太陽上沒有人,我們地球上就有人,其他八大行星上麵是不是也有一個有人,現在不能講,我沒有調查過。天上的星星自己也常鬧獨立性,你們晚上抬頭看,有時能看到有的星跑掉啦!它也鬧獨立性。其四,人才學論證。不能設想我們黨有黨性,而每個黨員沒有個性,都是木頭,120萬黨員就是120萬塊木頭。這裏我記起了龔自珍寫的兩句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們黨內,我想這樣講:“我勸馬列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使我們的黨員成了紙糊泥塑的人,什麽都是一樣的,那就不好了。在這些論證的基礎上,毛澤東作出結論:“總而言之,黨員是有各種不同的個性,誰要抹煞各種不同的個性是不行的。抹煞各種差別,結果就會取消統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沒有統一性。”

    第二,沒有黨性也就沒有黨員的個性。任何個人的個性,在階級存在的情況下,都是有一定階級性的個性。共產黨員的黨性是黨員的一切黨的優美個性的統一,正像作為普遍性的黨性離不開作為特殊性的個性一樣,個性同樣也不能脫離黨性。“黨性是共同的性質、普遍的性質,全黨每一個人都有的性質。比如講政策上的統一,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的綱領以及各部分的綱領、整風、生產等,應在這些原則上,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統一起來,這是共同的。”“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集體主義就是黨性。我們要使許多自覺的個性集中起來,對一定的問題、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有統一的意誌,這是我們的黨性所要求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個性,隻能以黨性為基礎,雖則在每個共產黨員之間,他們的個性是會有差別的,但對於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如果離開黨性來孤立地談所謂個性,就會喪失自己共產主義的本性。不僅如此,一個共產黨員的個性,必須與黨性一致,必須在黨性基礎上,才能發揮自己的多才多能和全麵的自由個性。正如馬克思所說:“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麵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隻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每一個人的個性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這種個性的發展活動要與曆史發展的規律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真實的集體”,它的宗旨和理論是始終與曆史發展的規律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其奮鬥目標就包含著個性解放和個性發展的內容。毛澤東在這個意義上明確指出:“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是摧殘個性的,使中國人民不能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的身體也不能發展,精神也不能發展,都受到了摧殘。”“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要求獨立!中國如果沒有獨立就沒有個性,民族解放就是解放個性,政治上要這樣作,經濟上要這樣作,文化上也要這樣作”。要恢複廣大人民的個性,“就要進行革命鬥爭。”我們組織的各種革命活動,“使人民有了個性、自由和人格。至於我們黨,它本來就是人民的一部分,當然不會使工人、知識分子、農民出身的黨員沒有人格”。“我們要向黨員進行教育,使他們自覺,懂得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沒有人格,沒有自由,要為他們的自由而奮鬥。在我們黨領導的解放區,不僅社會上的人都有人格、獨立性和自由,而且在我們黨的教育下,更發展了他們的人格、獨立性和自由”。共產黨員的個性的發展,有黨的進取,才能有黨員個人的進取。黨性不限製並鼓勵與黨性一致的黨員個性的發展,但堅決反對與黨性相對立的片麵強調個性發展的個人主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