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指具有農村戶口卻在城市或非農領域務工的勞動者。農民向城市轉移外出務工,是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保持社會穩定,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速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調整城鄉二元結構與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持續增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農民工就業的形勢說明,農民工城市就業率的高低,既與農民工供求的數量直接相關,又與農民工供求的結構密切相關。即使在農民工供求總量矛盾減輕的情況下,供求的結構性失衡依然可能造成農民工結構性失業。農民工結構性失業使農民工城市轉移受阻,凸顯了由於教育和培訓的不足引致的農民工總體素質無法適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從一定意義上講,它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關乎於社會穩定的大問題。構建基於供求結構性失衡的農民工教育培訓的長效機製,必須深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為提高後續農民工素質奠定基礎;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提高現有農民工的總體素質。

    農民工供求的結構性失衡主要表現為:供給層麵的低層次、低素質的農民工過剩,高層次、高素質的農民工不足;需求層麵的高素質、高層次的農民工需求旺盛,低層次、低素質的農民工需求減少。農民工供求結構性失衡的直接後果便是近年來沿海地區的“技工荒”現象,當“技工荒”由個別案例上升為一種經濟現象時,必然產生大規模的農民工結構性失業。從經濟學的層麵來看,結構性失業是指由於經濟結構、增長方式等的變動,使勞動力在包括技能、經驗、工種、知識等方麵的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一致而導致的失業,其重要特征是失業和空位並存。這是由於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經濟結構的變動速度加快,對勞動力素質特別是技術和能力素質要求提高,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要耗費相對較長的時間,因之就表現出勞動力供給結構一時難以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動,從而導致結構性失業的發生。

    農民工供求結構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現行教育長期以來偏重於高等教育而忽視基礎教育,偏重於普通教育而忽視職業教育,偏重於學曆教育而忽視技能教育。這樣的教育理念致使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水平較低。據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對31個省(區、市)的抽樣調查顯示:2003年外出務工勞動力的文化程度,文盲、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及以上各占1。9%、16。7%、66。3%、10。8%、4。3%。從以上數字不難看出,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接受教育的層次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在就業培訓方麵農民工接受過培訓的比例也很低,2004年接受過技能培訓的占28%,未接受培訓的占72%。低水平、低層次的教育和培訓,是農民工總體素質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何通過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來獲得農民工人力資本的提升?依據人力資本專家的研究,勞動力人力資本的積累主要有正規教育、“幹中學”等途徑。農民工的人力資本存量與其他勞動力一樣,也主要來自於以上兩個方麵。農民工的正規教育主要是指農村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幹中學”主要指在工作過程中的學習。現階段我國農民工通過上述渠道積累人力資本的狀況如何?從接受正規教育的角度來看,雖然教育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是通過學校教育的手段來提高農民工人力資本水平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從“幹中學”的角度來看,實踐證明,“幹中學”在提高農村人力資本積累時能起到更直接的作用,成為提升農民工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渠道,但這樣的學習方式耗時較長,收效也低,不可能從根本上緩解農民工結構性失衡的狀況。因此,要構建農民工教育培訓的長效機製,必須深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為提高後續農民工素質奠定基礎;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提高現有農民工的總體素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