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總結國內外關於發展問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是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一)對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總結

    從國外來看,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過諸如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官員腐敗、收入分化等現象。而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經濟,不惜浪費資源、破壞環境,過分依賴外資和外國技術,再加上由於政治製度改革滯後,導致政府官員腐敗,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價值道德體係失衡,社會矛盾尖銳。國際經驗表明,當經濟發展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後,世界各國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上述問題,都麵臨著不同經濟發展路徑的選擇,而不同的選擇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搞得好,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平穩發展;搞得不好,會激化矛盾,導致經濟社會的發展嚴重受挫。我國目前正處在這樣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樹立科學發展觀,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避免走彎路。

    從國內來看,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對建國後,特別是對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20多年改革開放的曆程,既是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也是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戰勝洪水、抵禦金融風暴、抗擊“非典”疫情成功的實踐證明,經濟的發展為我們戰勝各種風險奠定了物質基礎,因此要始終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放鬆。同時,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地促進社會的全麵進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對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8.23萬億元,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矛盾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平衡。一是經濟結構調整了,而社會結構卻沒有相應的調整。如工業化已進入中期階段,而城市化還在初級階段。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2002年我國的產業結構依次是:第一產業占14.5%,第二產業占51.8%,第三產業占33.7%;而就業結構而言:第一產業占50%,第二產業占21.4%,第三產業占28.6%,就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協調。

    二是經濟發展了,但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從教育和衛生事業看,20多年來,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做得比較好,但高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很不理想。截至2003年,全國各類高校在校大學生1900萬人,毛入學率才達到17%,隻相當於1996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6.7%)。醫療衛生事業雖有很大發展,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不僅財政投入少,而且投入體製也不合理,“重城輕鄉”,農村缺醫少藥狀況嚴重。

    三是管理相對落後,跟不上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要求。改革開放20多年來,許多城市公共事業設施已初具規模,“硬件”相當現代化,但是“軟件”跟不上,管理不善,造成交通擁堵,環境髒、亂、差,空氣汙染嚴重等。

    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初步建立,但社會事業的管理體製基本上還沒有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求改變過來。多數單位效率低、成本高、服務質量差,阻礙經濟社會發展。

    (三)適應新階段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

    到20世紀末,我國已經順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國現在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麵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時期的艱苦奮鬥。所以,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緊緊抓住21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並明確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麵的目標和任務。要全麵實現這些目標,不僅要促進物質財富的增長,實現經濟增長翻兩番的目標,而且要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基礎上下大力氣協調好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係,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係、國民教育體係、公共衛生體係,全麵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