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剛從法學係畢業卻從未顯示過文學才華的巴爾紮克突然告訴家人:“我不當公證人,我要當作家。”這消息在家人耳邊不啻於一聲驚雷。

    放棄有保障的職業去從事冒險的賣文生涯,這是巴爾紮克家人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的選擇。巴爾紮克同家庭,尤其是同母親作了堅決抗爭,終於為自己爭得了兩年試驗期:如果兩年後他沒有獲得文學事業的成功,父母就停止對他生活的起碼資助。巴爾紮克終於在萊迪蓋爾街九號的破舊樓閣裏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他從來沒有想到,這個試驗期竟是漫長的十年歲月,而且是如此的艱難。

    我們可以從巴爾紮克的《驢皮記》中窺見到這位偉人最初的寫作環境:“再沒有什麽東西比這樓閣更令人討厭了,牆壁又髒又黃,一股窮酸氣……房頂傾斜,幾乎碰到了地板,從鬆散的瓦片間可以看到天空……”冬寒夏熱的房中除了從家裏破舊雜物間拿來的硬板床、舊桌椅外別無他物。最缺的是錢,巴爾紮克每天早晨自己去噴泉打水,自己收拾房間,穿暗色的法蘭絨襯衫以節省洗衣費。他發奮讀書,並讀生活這本書,認識到深入生活“才能發現這光怪陸離的戲劇,這些悲劇或是喜劇,這些應運而生的傑作”。但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寫出能揚名的東西。他寫過一些詩歌、戲劇、小說的片段,最後開始著手寫詩劇《克倫威爾》。他全身心投入寫作,三四天才出門去買點吃的。冬季臨近,樓閣四麵透風,他裹上了毛毯、背心、圍巾禦寒,為省燃料,有時幾天不下床。

    幸運的是,《克倫威爾》給他帶來近乎輝煌的成功。一個偉大的天才終於擺脫了煉獄,光芒照耀了整個歐洲。

    如果有一個苦難的童年,我們要對它感恩不盡。

    苦難的童年是人生一筆偉大的財富。能夠磨煉人的意誌,也能形成一些受益終生的好習慣。誠然,這段可怕的日子也許會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噩夢,但這個噩夢會激勵我們更加努力。

    坦普登的決策

    約翰·坦普登的高中時代是在田納西州的溫徹斯特度過的。他內心裏經常夢想著有朝一日要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首腦。等他到英國讀完碩士回來,立即前往紐約,正式開始追求自己的目標。他的起步是一家頗具規模的證券公司,他在公司裏的職務是投資谘詢部辦事員。

    不久,朋友告訴他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年輕上進的財務經理。這家公司的名稱是“國家地理勘察公司”,是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約翰聽說之後,便前往應征,因為他認為這家公司可讓他進一步學到許多有關財務經營方麵的東西,於是他就進了這家公司,一千就是四年。四年之後,雖然這家公司業務非常穩定,而且他的表現也不錯,但是他覺得能學的也學得差不多了,他又開始懷念起老本行了。

    於是,一咬牙,他又回到早先的那家證券公司工作,並等待機會。最後,機會終於被他等到了,一名資深職員即將退休,這個人擁有八個相當有實力的客戶,欲以五千美元出讓。

    這對約翰來說是相當大的賭注,五千美元相當於他的全部財產,若此舉失敗,他將會變得一貧如洗。而且,這些客戶頂下來之後,能不能留住還是問題。這時約翰再一次麵對重大抉擇。最後,他一心想自立門戶的雄心戰勝一切,他接下了這八個客戶,並且立即一一前往拜訪,十分坦率而且誠摯地向他們說明自己的理想與計劃,客戶們皆被他的熱情與直率所感動,都表示願意留下觀察一段時間,當時,約翰才二十八歲。

    兩年的歲月很快就過去了,約翰幾乎每天都在為員工薪金及管理費用忙得焦頭爛額,有時候,他連自己的薪金都拿不出來。兩年期間,公司便是在這種拮據的情形下慘淡經營著,雖然如此,公司的服務品質並無降低,反而愈來愈高。熬到第三年,終於苦盡甘來,公司業務開始蒸蒸日上,客戶也有顯著增加,約翰自立的夢想終於在現實生活中實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