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竊人家果園、修補破鞋、耍棍棒、走私、各種無賴行為德魯都幹過。德魯自己惟一感到慶幸的是,自己還活著。隻要命還在,一切都還可以重來。德魯決心改過自新。他父親把他帶回到了賽特斯特,並給他找了一份製鞋的工作。

    這時他惟一的兄長也過世了,德魯一下子感到蒼涼了許多。於是他重新開始練習寫字,試著看書。德魯後來曾深有感慨地談到:“我真是讀得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真是無知。我越覺得自己無知,就越要用心去戰勝它,我把所有的閑餘時間都用來讀書……”

    德魯決定依靠自己來經營,鄰近的一位磨坊老板借了一筆錢給他,到年底他就還清了貸款。從此,德魯一邊工作,一邊如饑似渴地學習經濟學、曆史學、哲學。除了從事製鞋和研究形而上學之外,德魯成了當地的一個傳道者,慢慢地,他成了這個地區的一個主要傳道者。德魯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他的店鋪成了當地政治家常來的地方。

    他結婚成家後遷到了美國,但仍一如既往地工作字習。歲月的煎熬與自身的不斷學習已大大地充實了德魯的心靈,他這時的文學創作興趣已轉向理想化的意境。從今天保存下來的作品來看,他對寓於人體之中那些珍貴而不朽的精神作了深深的思考,字裏行間洋溢著一股昂然向上的精神氣息。

    廚房就是他的書房,妻子的一台管風琴風箱成了他的書桌,在孩子們的吵鬧聲和“娛人耳目”的搖籃曲中他奮筆疾書。當時潘恩的《理性時代》一書已經出版,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德魯寫了一本小冊子否定潘恩的觀點。他後來常說正是《理性時代》這部書促使他思考,並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

    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拾,好幾本小冊子從他的筆下飛奔而出。他仍然一邊製鞋,一邊寫作;這時他文思如湧。沒幾年,他的成名之作《論人類靈魂的不朽》一書出版發行。這部書籍賣了二十英鎊,這在當時看來已不是一筆小數目!該著作出版了好幾次,一直很暢銷。

    有一段豐富的人生經曆,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就算這輩子他無法擁有許多金錢,也無法成為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他的內心世界比大部分人都精彩。如果他願意把這一切寫成文字,那麽將可以創造一部無比精彩的作品。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去嚐試陌生的經曆,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富裕的人。

    堅持到底的回報

    威廉·菲利浦出生於1651年,他的兄弟加起來有二十一個,兄弟姊妹共計二十六人,很顯然,家裏窮得要命。

    威廉富於冒險而且膽識過人,一心想成為航海家並去漫遊全世界。於是他拜師學習造船技術,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他完全掌握了這門技術,他回到了波士頓,開始造船,用以從事木材交易。

    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半個多世紀以前,有一隻滿載金銀珠寶的船在波特·德·拉·普拉塔這個地方遇難沉沒,威廉當即決心打撈這艘船撈出那些珍寶。

    但威廉太窮了,無力從事這一項大事業,他駕船來到了英國,期望獲得強有力的幫助。查理二世把安基尼玫瑰花號船交給他全權使用。

    菲利浦立即率船出發,去尋找那隻西班牙沉船和珍寶。沉船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對於這件事,而今已隻剩下一些傳聞,別無其他線索。菲利浦到此一籌莫展,但他一點也不氣餒,對前途充滿信心。

    這對所有的船員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他和船員們一起用網沿海岸捕捉、搜尋。一連幾周過去,他們打撈上來不少海藻、圓卵石和許多碎石片,這真是令人失望。這種毫無意義的捕撈使海員們大為不滿,他們低聲抱怨菲利浦讓他們幹這種無聊的事情。

    終於大夥兒的怨恨白熱化了,人們已公開反抗。有一天,有一個人衝向後甲板,吆喝著要放棄這種航行,不要白白浪費大家的精力。菲利浦可不是那種輕易被嚇倒的人,麵對大夥兒起哄、吼叫,他一點也不慌亂。他立即把帶頭的抓了起來,把其他人趕回了工作崗位。

    現在要進行維修,必須把船在附近的一個小島上拋錨,為了減輕船的負荷,船上的大部分貨物也得卸下來。船員們的不滿情緒日益嚴重,一個新的陰謀正在醞釀。岸上的船員們準備把這隻船扣留下來,把菲利浦扔到大海裏去。然後在南海一帶作海盜式巡遊,隨時襲擊西班牙人。

    為了實行這個計劃,必須確保船上木工的合作,理所當然,木工被告知參與這件事情。這位木工是一個忠實的人,他立即把這件事報告了船長。菲利浦覺得事態嚴重,他當即與這位木工商量哪些人是忠實可靠的,隨即把這些可靠的人集合起來,把船上的槍支彈藥運下來,控製海岸線,並立即命令船停下來。當叛亂者出現後,菲利浦警告他們,如果他們膽敢接近儲藏室,他就要開槍了。叛亂的士兵不敢過來!在槍杆子的掩護下,儲藏室又搬回到了船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