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一、巴蜀文化的發展

    1973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薑寨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址發現了一枚銅片,而其所在的29號房子木椽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為4020 10B。C,說明中國青銅文化可能在公元前5000年前期出現。在公元前21~前16世紀,即二裏頭文化時期,中國青銅文化主要分為中原文化區、北方文化區、甘青文化區、巴蜀文化區、長江中遊文化區和長江下遊文化區。

    巴蜀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青銅合金技術、鑄造技術以及表麵處理技術都是很有特色的。巴蜀青銅文化至遲在商代已經發展到相當發達的階段。以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為代表的青銅文化,是巴蜀青銅文化走向成熟的標誌。

    四川盆地從新石器時期起就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區,至夏商時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征的青銅文化,西部以成都、廣漢為中心包括陝西漢中一帶是早期蜀文化的分布範圍。隨著我國奴隸製國家的產生,戰爭的頻繁,導致了全國性的民族大遷徙。夏王朝的建立,中原民族直接或間接對四川地區的統治,使成都平原的部分居民向較偏遠的地區遷移,其中一部分居民順江而下,進入三峽,成為巴人的祖先。

    三峽,為“西通蜀巴”的天然孔道,是探討川、鄂兩地曆史交往的關鍵地區,也是探索古代巴人活動的重點區域。20世紀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三峽做了大量的勘察和發掘工作,發現了不少與古代巴蜀、荊楚有關的遺跡遺物,特別是與古代巴人有關的遺跡遺物。

    二、巴國青銅矛的外部形態考察

    1999年底,考古工作者從三峽考古工地發掘出一把柳葉形青銅矛。依銎的長短,巴蜀式矛分為長銎和短銎兩種。長銎式的葉與銎長度相當,銎一般通至近尖處。此矛應屬於短銎式。給X光透射檢測,得知,該矛的銎穴較長,並一直延伸到了近末端處。另外,此器的脊棱線十分明顯,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

    銅矛的折斷口近黃褐色,在矛的銎穴內殘留木柄腐朽後的殘留物,仍可見到明顯的木紋。銅矛的銎部一半較厚,一半較薄,銎部有一圈較為清晰的雷紋,薄處所鑄的紋飾隱約可見,表明其鑄造工藝不夠成熟。在器物的表麵覆蓋有一層保護性鏽蝕體,呈亮綠色,矛的兩刃部位為灰黑色,無生鏽痕跡,至今仍十分鋒利。

    矛的銎部,一麵為極生動形象的虎紋,下方有一巴蜀符號,另一麵為串菱形紋飾。在巴蜀青銅器和銅璽上麵,常見特有的符號,有學者稱之為巴蜀文字。李學勤先生將巴蜀文字分作甲、乙兩類:甲類圖形意味厚重,可能有音符、意符的區別;乙類則是“方塊字”,“似漢字而又非漢字”。他認為該矛的巴蜀符號是乙類文字,而另一麵的串菱形紋飾為甲類圖形。

    在巴蜀文化青銅器中,虎紋是最常見的紋飾之一。特別是在劍、矛、鉞等器物上,虎紋更居於顯著的地位。

    三、青銅矛的保護性修複

    在對銅矛作科學分析之前,我們對其進行了保護性的修複工作。由於銅矛的鏽層基本上為無害鏽,且比較穩定,不會進一步發展,也不會對銅體本身造成危害,因此決定清鏽原則為對有圖案、銘文處清理,其他部位保留,以達到盡量維持文物原貌的原則。清鏽方法堅持以物理去鏽為主,主要工具為刻刀、手術刀、銅針以及軟毛刷。

    首先從矛的斷銎部開始清理。先用刻刀小心刮去表麵浮鏽,浮鏽疏鬆,呈顆粒狀。然後用手術刀配合鋼針,繼續清理與銅體本身緊貼的鏽,使手術刀與銅矛表麵呈小角度,逐層小心刮去,直至銅體本身。然後在顯微鏡下,用尖頭鋼針沿著圖案凹槽清理,接著用軟毛刷刷去鏽粉,最終使圖案清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