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政治腐敗,貧富懸殊,社會不寧,軍閥混戰。昭宗天?元年(904年),朱全忠脅迫昭宗遷都洛陽,並毀長安宮室,百司及居民廬舍,拆取其材,浮渭河而下。他還令百姓按籍遷居,被遷者號哭於路,月餘不絕。至此,長安遂為廢墟。又降西京為佑國軍,統轄京兆。當時佑國軍節度使兼京兆尹韓建為了軍事需要,放棄了郭城與宮城,隻修葺皇城以駐守。同時,將安上門外東側務本坊太學中的《石台孝經》移置於原尚書省處以保存。昔日84平方公裏的京都,萎縮為僅5.2平方公裏的皇城。長安城三百年的輝煌盛況,已化作為一個長長的夢。

    皇城失去了昔日作為大唐帝國中央衙署城的作用,卻仍是地方重鎮,名稱亦屢次變更。五代、宋、金時名京兆府;元時改名奉元城,是先後所設的安西路與奉元路的治所駐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軍攻占奉元城,改名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稱始於此。雖城的名稱變了多次,而城的規模一仍隋唐皇城之舊。從隋開皇二年(582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維持達788年。城垣未變,城內街區路網亦無大變。

    1369年的西安城仍承襲著隋唐皇城的規模。擴城是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的。其規劃是要在舊城東北隅建築明秦王府城,為了拱衛王城,所以要向東向北擴城。

    擴城時,仍保存與利用了原隋唐皇城的西、南兩麵,隻是加以修葺而已。《鹹寧縣誌》卷三記述得很清楚,指出擴建後的城垣“今西南兩麵,俱即唐皇城”。隻是又向東、向北各延築了約1/3.皇城東南角在今開通巷南口偏東處,西北角在今玉祥門南約100米處。在1983年大修城牆前,對皇城西、南兩麵的城牆斷麵,包括西門北側斷麵、含光門豁口斷麵、大保吉巷(南廣濟街)南豁口斷麵等,做了認真的考查研究,發現以上各斷麵上均可認出隋唐時所築的夯土,被後代維修時增補部分包在中間。這與《鹹寧縣誌》所載一致(考察研究結果寫成《明西安城牆包含隋唐皇城牆考實》一文,發表於《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3期)。

    如以上所述史實,應對西安城牆有新的認識。即:西安城牆是擴築了的隋唐皇城,可寫作:

    西安城牆――擴築了的隋唐皇城。

    建築時間:始建於隋唐,擴築於明。

    擴城後的西安城內路網格局,是在不破壞唐皇城路網的情況下,向東與向北方向擴展的。一是城市中軸東移,從廣濟街移到今南大街、北大街一線。以鍾樓為中心,向西安城四門輻射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是街網的主幹。以王城為中心從城門向外輻射的東、西、南、北四條街道,配合了以鍾樓為中心的主幹道。至於城東區從火車站向南直通城南大雁塔的幹道,則是民國時候與新中國建國以後開辟的。總之,擴城以後街道布局都沒有破壞隋唐皇城街區路網,而且有的還與唐街相通。

    現唐皇城西、南兩麵城牆俱存。據1983年大修城牆時勘查得知,皇城北牆(即原宮城南牆)西起現西城牆北距西五台20米處,向東經蓮湖南岸的承天門遺址,再向東經穿北大街走光輝巷至明王城(今名新城)東北角偏南50米處,全長約2820米;南城牆從今西南城角向東止於開通巷南口以東20米處;西城牆,從今西南城角向北至於西五台南20米處,長1824米;東牆在開通巷東側向東至明王城東南角時,與王城東牆在同一線上,止於距王城東北角50米處(王城東牆亦為舊皇城原牆)。皇城麵積約5.15平方公裏。

    關於皇城街網,《唐六典》、《長安誌》等文獻均載為七橫五縱。七條橫街(東西走向的)今其遺跡大部分可以辨識出來,隻是多被擠窄了或扭曲了。現重點地講講第一橫街與第四橫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