碥道在近韓玉溝口的拐角兩側各有2~3米的路基經過了加固。這兩處路麵下的岩石(僅存不足1米)因更下的岩石塌落而懸空,古代工匠在懸石下約2.5米處的崖壁上橫鑿一排方形石孔,把方形石柱插入石孔,石柱垂直於崖壁並略微上翹,將一個長約3米、邊長約0.4米的方形石條橫搭在與崖壁垂直的石柱上,再在其上用石板層層砌起托住懸石。

    碥道至韓玉溝口分為兩叉,向南一條小道沿韓玉溝穀底伸往秦嶺深處,向西過一小橋另有一小道通往仙遊寺方向。為確認碥道至韓玉溝口後的確切走向,筆者先後對韓玉溝和仙遊寺附近進行了實地踏察。韓玉溝呈南北向,長約7公裏,南端為高山封堵,溝底無任何古道或其他古代遺跡,從而排除了碥道經韓玉溝向南延伸的可能。韓玉溝口的小橋為單拱磚橋,長2.5、寬1.2米,橋麵距溝底4米。橋的東端與碥道相接,西端接通往仙遊寺方向的小道。為進一步確認古人修此碥道所欲通達的最終目的地,筆者又從仙遊寺出發,沿黑河東岸(寺院一側)向上遊方向逆行十餘公裏進行實地踏查。沿途山勢險峻,石壁峭立,無任何古道跡象。

    從仙遊寺周圍的地理環境來看,其東、西、南三麵萬山聳立不見邊際,北與平原一水一山之隔,黑河水由西南繞北而東,再轉北出黑水峪口,古時仙遊寺唯一能通往山外的通道就是向西經韓玉溝口的小橋再沿前述碥道向北出黑水峪口進入平原地區。據《周至縣誌》(民國修)載:“(仙遊寺)由東過寒穀(韓玉溝)而北出穀(黑水峪)。”誌中所記與筆者調查結果是一致的。

    仙遊寺的前身是“仙遊宮”,原是為隋文帝楊堅修建的避暑行宮,建於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大興善寺高僧童貞和尚奉敕送佛舍利至仙遊宮,在宮的西側修建法王塔,隨後仙遊宮改稱“仙遊寺”。既然這裏原是隋文帝的行宮,那麽為便於文帝出入往返,在黑水峪口與韓玉溝口間的河東崖壁上開鑿一條碥道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選擇。因此筆者以為,此道乃是為便於隋文帝出入仙遊宮而專門修建的,其開鑿與完工時間應與建宮時間相當。

    2001年黑河水壩建成蓄水後,這條隋開皇年間開鑿的碥道已連同仙遊宮(寺)舊址一同沒於水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