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貴族打馬球癡迷而奢侈。《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一》載唐末淮南節度使楊渥,在夜晚“燃十圍之燭以擊球,一燭費錢數萬”。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燈光球場了。

    唐代不僅男子打馬球,女子也熱衷於此項運動。故宮博物院藏有一麵唐代“婦女打球紋”的銅鏡。江蘇邗江也出土過同樣紋飾的銅鏡,鏡背上亦刻有四名婦女騎馬擊球的形象。

    唐代打馬球的技藝也是很高超的,反映了這一時期馬球運動的發展水平。韓愈在《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中雲:“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唐語林》說宣宗“每持鞠杖,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至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流電,兩軍(指左、右神策軍)老手,鹹服其能”。這處描寫雖有誇張,然從中亦可看出當時的馬球技藝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風行的馬球運動,到了宋金時多被看作“軍中戲”,仍較流行。元代時,馬球改進為皮縫的“軟球子”,球杖也加長了,打法與前代也不盡相同。到了明代中葉開始衰落。清初,馬球這顆在中華古文化史上放射了千餘年異彩的明珠,逐漸湮沒了。直到民國初年,西方現代馬球傳入了我國,馬球運動才又緩慢地發展了起來。

    二、相撲

    相撲,古稱角抵、角力,即今摔跤運動的一種。是一項有著悠久曆史的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曆史中,這一活動形式既是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上的一種娛樂和競技項目。隨著曆史的發展和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這類極具競技特色的中華古代傳統運動形式,還不斷地流傳國外,成為深具影響的具有民族風格的體育運動項目。

    角抵起源於五千年前,黃帝與蚩尤兩個氏族部落之間的一場戰爭。秦統一後,禁藏兵器,作為徒手搏鬥的角抵因此興盛。晉代伊始,角抵又出現了另一名稱――“相撲”。到了唐代,相撲、角抵二名稱並行,其特點還是賽力性的競技,且多在軍中進行。出土的唐代文物中也有角抵、相撲的圖畫和雕塑形象,這些繪畫和雕刻的形象大多數裸上身,著三角褲,腰係護腹帶。1990年,西安西郊熱電廠唐墓中出土了一件二人摟抱的小三彩俑,塑於一圓形小台座上。正麵一人右手勾住對方的脖子,左手抱對方的腰部;背麵一人右手摟住對方的腰,左手扳住對方的右大腿。著衣不甚清楚,似為裸上身,從正麵一位看,腰係帶,似穿三角短褲。應為相撲俑。1991年8月,西安市東郊的唐金鄉縣主墓,也出土了一件相撲俑,頭戴黑色襆頭,裸上身,下身穿三角短褲。此俑左腿抬起,右腿半蹲以腳尖著地,右手向後擺(左臂已殘)。腳步騰挪、搖頭晃腦,正是相撲交手時低頭貓腰,雙腿晃動,兩臂前伸,尋找進攻時機的摔跤動作。看其著裝與外貌,赤身裸背,光腿跣足,僅穿三角短褲,肥頭大耳,身軀碩壯,當為唐代流行的相撲形象。

    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裏出土了一幅唐代白描相撲圖的粉本。畫中兩人,赤身裸背,光腿跣足,一人一手在前,一手在後,用弓步直取對方;另一人雙臂彎曲,低俯身體,緊抓對方的腰帶。雙方左右回旋,扭抱一起處於僵持狀態。畫麵以簡練的線條,描繪了相撲力士肌肉突起的健壯體魄和互不相讓、發力扭摔的緊張場麵,形象十分生動。

    唐代,角抵與擊球被並列為兩項最受歡迎的運動娛樂項目。角抵往往作為壓軸戲放在盛大的節日喜慶的最後。《文獻通考》載:“角力戲,壯士裸袒相搏而角勝負。每群戲畢,左右軍擺大鼓而引之”,可見其聲勢。唐代還在宮廷中專門設了摔跤隊,取名“相撲朋”,它集中了全國的相撲高手。如蒙萬贏就是一位專業相撲名家,據宋調露子《角力記》載:姓蒙的角抵力士,於“鹹通中選隸小兒園……尋入相撲朋中”,從十五歲開始就以拳手輕捷而聞名。曆經懿宗、僖宗、昭宗三朝,不知贏了多少場比賽,在數十年間“累累供奉”,受賜豐厚,因而享有“萬贏”的美稱。當時軍中也有一批專門從事相撲的力士,這一活動在民間也很流行,往往還有女子參加。民間的摔跤比賽,分春秋兩季舉行,每年元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中元節為角力之期。據《吳興雜錄》記載,“唐七月中元節,俗好角力相撲”,可見這項運動在當時已成風俗。不僅如此,這一時期,相撲運動還傳到了日本,至今,日本相撲的裝束,仍有唐代遺風。唐代相撲運動的興盛和普及可見一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