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他們,就是犯人們,對於林家的馬車也是時刻盼著。因為隻要林家的馬車到了,他們當日的飯桌就能有葷腥。

    所以,七八日下來,林大山出入石場,眾人已經從陌生,到盼望和親近。

    姚老先生父子暗中把一切看在眼裏,也是忍不住點頭。林家雖然是農門小戶,但卻不愚笨。

    無論真心還是假意,邀買人心,相比起震懾,反倒是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更容易讓人接受,時日久了,養成了習慣,自然也就輕易不會改變了。

    如此說來,林家在十裏八鄉聲名極好,也不是運氣,其中也少不了手段。

    不說石場裏,眾人如何心思變化。隻說林老爺子眼見山上事情定了,尋了個時間就坐車到了趙家屯尋趙三爺喝酒。

    趙家去年得了便宜坊的也一個攤位,平日賣些山貨還有普通的筐簍等物,今年又添了草鞋,雖然都廉價,架不住沒有本錢啊,不是來自大山,就是自家的手藝,所以賣多少都是進項。

    家裏兒孫又在學堂裏讀書,帶出去幾張嘴,這日子真是眼見著就好過起來。

    這幾日,一家人算計著,要添幾畝地,然後同林家換了稻種,秋日也多打幾擔稻子呢。

    結果,正好林老爺子就上了門,怎麽可能不歡迎。

    趙老太當即就帶著兒媳們去張羅酒菜,林老爺子也沒空手,拎了一條臘肉,一隻雞,外加一壇子酒。惹得趙老太埋怨,“哎呀,親家,你過來就好,還帶什麽酒菜,讓人家聽說,還以為我們家裏連隻雞都舍不得給親家吃呢。”

    林老爺子哈哈笑,應道,“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家那雞場,小母雞下蛋了,這些公雞留著也是無用,正好殺一隻帶過來,大夥兒幫著吃了。”

    “還有這好事兒,以後這忙兒,我們可要多幫一幫。”

    趙三爺笑都同樣爽快,揮手攆了女人們,然後把老爺子讓進屋裏喝茶。

    很快,趙家的三個兒子,還有高大全都聞訊趕來過來。人多了,自然更熱鬧了。

    說起買田,林老爺子自然支持,“家裏稻種還有很多,要多少盡管去取。我瞧著今年雨水應該不錯,隻要多精心,秋時說不得還有一場豐收。”

    聽得這話,趙家爺四個都如同吃了定心丸,越發笑的合不攏嘴了。

    很快,飯菜端上來,老少幾個圍了酒桌開始推杯換盞,喝的臉紅心熱,趙三爺就問道,“老哥,聽說周老兄弟換到這山上石場做管事了?我想要上去探望,又怕不方便,這一拖拉就過了這麽多日。我瞧著咱家的馬車總上去,哪日方便,捎帶我一個。”

    高大全前幾日去過林家,自然知道這事,聽得這話生怕老嶽父怪罪,就笑道,“爹,這事有些麻煩,我也幫了點兒小忙。大叔今日來就是為了這事,您慢慢聽大叔說。”

    “哦,到底是何事?難道是周老弟初來乍到被為難了?山上的兩個官差我也算認識,莫不如我擺桌兒酒席,替他們說合幾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